可能山東其它地方小麥產量高,向那里的農民朋友表示祝賀。這是生姜價格高于大豆、水稻的第三個原因,山東大姜是國內生姜行業里最有價值的品牌,它是高產作物,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小拱棚管理好的話可達1.3萬斤左右,一般情況下1萬斤以上,大棚可達1.5萬斤以上。
1、姜的產量一般為每畝多少斤?種姜好管理嗎?
山東大姜是國內生姜行業里最有價值的品牌,它是高產作物,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小拱棚管理好的話可達1.3萬斤左右,一般情況下1萬斤以上,大棚可達1.5萬斤以上。悠然農場有種植,在這里介紹一下管理技術,1,科學選地,合理輪作大姜適宜在溫潤的氣候下生長,一定要選擇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排水方便的砂質土壤,不要選擇粘地和澇洼地,這種土壤易引起姜腐病,嚴重影響產量和效益。
2,整地施肥,培肥土壤姜的根系不發達,需要排灌方便,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可深翻20-30cm,畝施優質農家肥1500kg,播種前30天整地施肥,3,精選姜種,合理催芽選擇適合本地的大姜品種,嚴格選種,用0.5%的高錳酸鉀浸種,在日均氣溫10℃以上天氣進行2天的曬種,然后就可以催芽了。4,合理密植,認真播種25℃左右的溫度下,經過一月左右的時間,芽長1.5-2cm時可以播種了,
清明芋頭谷雨姜,大姜的最好播種時間是3-4月份,將掰成50g左右的帶一個健壯芽的種塊擺放在姜溝內,株距18cm,行距70cm,盡量使姜芽在同一條線上。5,加強防病,做好施肥大姜是喜肥作物,尤愛鉀肥和有機質,可隨培土追肥,經小培土和大培土,最后壟變溝,莖桿埋入土中,進入了旺盛生長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期間注意大姜姜瘟病,炭疽病,根腐病,姜螟等的防治,
2、有人說今年山東小麥大豐收,預估畝產1200-1300斤左右,能達到嗎?
山東小麥基本已經收完。大豐收不敢說,就膠東半島來看,由于干旱,今年小麥畝產400到500斤左右,膠東半島屬于丘陵地帶,水利條件制約,半島地區達到畝產1200到1300斤左右根本沒有,可以說是歷史極限吧!今年就膠東半島來看,小麥產量很低,而且癟粒挺多,靠天吃飯的農業,只能聽天由命吧!可能山東其它地方小麥產量高,向那里的農民朋友表示祝賀!,
3、生姜的產量高達每畝萬斤,遠超稻米大豆,為何價格這么貴?
“養羊種姜,贏利高強;姜爛羊死,虧本大王”,這是我地的一句農諺。它形象地總結了養羊、種姜兩個行業的盈虧現象,只有種過姜的人才知道種姜的不易。下面我來簡單地介紹一下種姜的生產流程:砍山→燒山、挖土、整地→烘姜種→種姜、施底肥→3至5岔時取姜娘、追第一次肥、培小土→除草、蟲病防治(最小5次以上,如果出現姜瘟,減產20%一80%)、澆水(天旱,每10天需澆水一次)、促根壯苗管理→培大土、追第二次肥→第三次培中土、施壯仔肥→補施壯仔肥→扯姜→入窖、進入窖藏管理→出窖銷售(產地→批發商→零售商),
這么多的工作流程,你看都看煩了更別說去做了!而現在的農資、人工費很高。我們曾做過預算:用大棚、陰棚種植的成本在12000一14000元/畝;傳統山地種植成本也在7000一9000元/畝之間,成本是種水稻的6一7倍;是種大豆的4一5倍之間。因此,利大一點是十分正常的事,這是生姜價高的第一個原因,再者,生姜只是一種常用的調味佐料,需求量不大,但運輸和保鮮成本、營銷成本卻非常大。
利不高,常常會造成銷售者無利可圖更或是虧本(如果出現滯銷,生姜就會腐爛,而大豆和水稻沒有這種情況),這是價高的第二個原因,生姜還有能冷藏兩年的特點,當第一年出現姜農不贏利更或是虧本的情況時,他們往往就選擇繼續窖(冷)藏而減少種植。待第二年出現供不應時再進行出售,以求贏利,這是生姜價格高于大豆、水稻的第三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