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來說績效工資,績效工資包括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一般來說前者占比70%,后者占比30%,基礎性績效一般會每月隨工資發放到位,而獎勵性績效就有可操作性了。崗位工資 薪級工資 績效工資 其它津補貼,基礎性績效工資占績效工資總額的67%,獎勵性績效工資占績效工資總額的33%。
1、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怎么算?
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崗位工資 薪級工資 績效工資 其它津補貼。崗位工資,即跟自己的職稱掛鉤,你的職稱越高,崗位工資就越高,同時崗位工資還對應著提升薪級工資,薪級工資,跟工齡有關,每工作一年,只要年度考核合格以上,就會增加一個薪級。其它津補貼,如話費補貼、下村補貼、邊遠補貼等,最后來說績效工資,績效工資包括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一般來說前者占比70%,后者占比30%,基礎性績效一般會每月隨工資發放到位,而獎勵性績效就有可操作性了。
2、全額事業單位享受績效工資嗎?
績效工資是國家給予事業單位人員在工作上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的一種激勵性補助工資,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給予其生活上的補助和工作成績的獎勵,可以肯定地說,全額拔款的事業單位都享受績效工資。一、績效工資的起源,2009年,行政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國家在規范事業單位津補貼的同時實施績效工資,進一步調動了廣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提高事業單位公益服務性水平。
從此,事業單位的工資分為基本工資和津貼補貼,基本工資分為基礎工資和薪級工資,津補貼包含績效工資、邊遠地區津貼和獨生子女費,退休人員不享受績效工資。二、績效工資的分類,績效工資分為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績效工資照事業單位人員的級別或職稱享受的工資待遇計算,并經當地人資社保部門進行批準,納入財政預算管理。
基礎性績效工資占績效工資總額的67%,獎勵性績效工資占績效工資總額的33%,二、績效工資的發放。基礎性績效工資隨同單位的工資按月發放,在工資冊中進行體現,一般來說,9級管理崗位的人員大概在550元左右,級別越高績效工資越多,獎勵性績效工資每年年終考核后,根據個人履職情況、工作貢獻等進行發放,真正起到激勵作用的就是獎勵性績效工資。
自我感覺,山東省對體制工作的向往和追求,堪比東北地區,但是其實山東的體制內工作人員的工資并不算高,公務員稍微好點,事業單位更低一些,和普通的私企打工人士收入上并沒有太大的區別,而在收入方面,山東事業單位職工收入也是非常不均勻的,濟南和青島兩個發展較好的城市事業單位職工收入較高,而其他地區相對就低很多。
全國每個地方的事業單位工資水平都是不一樣的,就算一個省內因經濟發展差異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收入也有很大不同,總體來說,經濟越發達的地區,事業單位工資水平就越高,事業機構級別越高,工資就越高,反之,經濟發展較落后的事業工資就低,機構級別越低的職工工資越低,事業單位一般都是由縣一級部門進行招考的,也是由縣級人社部門進行管理的,其福利待遇也是由地方財政統籌解決,因此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情況直接決定了事業單位的福利多少,特別是地方獎勵性績效,有些地方獎勵性績效可以達到10多萬,如深圳、上海、江蘇一些地區,地方獎勵性績效遠遠超過工資水平,而貴州、云南等地區績效就非常之少,有些地區直接沒有,只有工資,一個月三四千塊錢。
另外,事業單位的工資和單位級別也是有非常大的關聯,比如兩個同班同學,一個進省廳級事業單位,一個進鄉鎮事業站所,剛開始鄉鎮事業工作人員工資會比進省廳的同學高500左右工資,高出的部分主要是鄉鎮的各種補貼,但是十年以后差距就可以看出來了,十年后,在省廳的那個人如果是管理崗,基本上提拔到正科基本上是沒有多大問題的,也就是所謂的事業管理七級,甚至提拔到事業副縣級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單位級別高,領導職務多,到了年限基本上就可以提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