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注意事項: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挑起局部侵華戰爭,九一八事變是日本蓄意制造的侵華戰爭開端,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在近代史上,由日本發動的第一次大規模侵華戰爭應該是中日甲午戰爭。
在近代史上,由日本發動的第一次大規模侵華戰爭應該是中日甲午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緒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到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但日本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則是從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為標志
日軍侵華是1931年。抗日戰爭時間: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爭,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注意事項: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挑起局部侵華戰爭,九一八事變是日本蓄意制造的侵華戰爭開端。日本自發動甲午戰爭后,從中國東北獲得了巨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已把中國東北視為生命線。東三省保安司令張學良在東北易幟、宣布服從南京國民政府后,積極發展東北經濟,并得到英美等列強支持。這引起了日本尤其是軍部的恐慌和反對,他們叫嚷:中國開港筑路侵犯了日本“在滿蒙的特殊利益”,到了下決心“解決滿蒙問題”的時候了。為入侵中國東北,日軍進行了一系列的策劃和準備,其中包括:偵察地形,擬定作戰計劃;調兵遣將,加緊軍事部署;頻繁挑釁,制造各種借口;利用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狂熱煽動侵華戰爭
3、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標志是九一八事變還是盧溝橋事變或者是八一三事...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標志是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并詭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被中國駐軍嚴詞拒絕,日軍隨即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中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七七事變”揭開了全國抗日戰爭的序幕,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占領東北三省和熱河,1935年進逼山海關,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日軍開始向華北滲透,何梅協定有賦予日本駐軍平津的合法權利,所以北平有駐軍很正常,在九一八事變時,中國軍隊沒有抵抗,所以仗沒打起來,雖然馬占山等人進行抵抗,但純粹是個人行為,與政府無關,盧溝橋事變時是中國政府軍第29軍進行的正規抵抗,蔣介石中央政府也發表了抗戰宣言,所以中國政府決定迎戰,故七七事變是全面抗戰的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