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博物館線上展廳有哪些
上海體育博物館有四個主展廳、展品逾1200件、歷史圖片500余張。四個主展廳分別為歷史之舟、奧運之光、活力之城和未來之窗。包含1200多件展品和500多幅歷史圖片,每一件藏品背后都凝結著上海體育人的心路歷程,講述著耐人尋味的體育故事。
2. 上海博物館最近有什么展出
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館藏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藏品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上海博物館創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號舊跑馬總會,由此開始了她的發展之路。1959年10月遷入河南南路16號舊中匯大樓,在此期間,上海市政府作出了決策,撥出市中心人民廣場這一黃金地塊,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館館舍。
3. 上海博物館都有哪些展廳
1、南海人文歷史陳列
通過三沙島礁360°全景高清互動(VR影像展示)讓觀眾在展館中感受千里之外的南海之美。
地點:南區1、2號展廳
2、八百年守候——西沙華光礁Ⅰ號沉船特展
西沙華光礁I號沉船,于1996年發現,1998-1999年試掘,2007-2008年正式發掘,出水文物逾萬余件,以陶瓷器為主,另有鐵器、木質船板以及少量銅器殘片。展覽以華光礁Ⅰ號沉船為核心,立足于沉船本身,通過數萬件出水文物和沉船結構剖析展示,對沉船的發現、出水、船體、船貨等信息進行全面釋讀,面向南海、以小透大,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帆檣鱗集、梯航萬國的恢弘歷史,凸顯了南海在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歷史地位。
地點:南區3號展廳
3、探海尋蹤——中國水下考古與南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
90年代國家文物部門組織實施西沙群島文物普查和水下考古調查,發現一批古代沉船遺址和水下文化遺存,出水了大量陶瓷器、歷代銅錢及石雕制品等遺物。21世紀初,在南海海域對宋代“南海Ⅰ號”“華光礁Ⅰ號”和明代“南澳Ⅰ號”等沉船開展水下考古發掘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出水了十分豐富的文物,取得了重大成果。
本次展覽重點展示了中國水下考古發展歷程及在南海海域的主要水下考古成果。
地點:南區5、6號展廳
4、南海自然生態陳列
《南海自然生態陳列》利用光、影、聲等展示手段,結合觸控、虛擬現實等展示技術,以“南海記憶”“南?;▓@”“南海寶藏”“南海風云”“保護南?!睘橹黝},通過海洋生物標本、陸地生物標本、礦物與活體海洋生物等動靜結合的展示內容,全面、集中地展示了南海自然生態、生物與資源的多樣性。近300種海洋魚類與海洋哺乳類,200余種貝類與螺類,50余種珊瑚,40余種蝦類與蟹類,100余種鳥類,26種兩棲爬行類,39種蕨類與被子植物,17種礦物與化石,將為您鋪開一幅廣袤、深邃與富饒的南海畫卷。
地點:南區10號展廳
(2)臨時展覽
1、 海上蒸汽時代 ——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藏西方航海儀器展
8月1日,由南海博物館與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海上蒸汽時代——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藏西方航海儀器展》,在南海博物館8號展廳正式亮相。此次展覽分為“計劃”“觀測”“航行”“信號”“潛水”五個部分,集中展示西方19世紀至20世紀初160余件航海儀器。
地點:南區8號展廳
4. 上海博物館線上展覽
上海自然博物館建筑的設計靈感來源于“螺”的殼體結構,盤旋而上的綠植屋面從公園內冉冉升起,靜動有致的建筑宛如一只“綠螺”。建筑秉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融合“山水花園”的設計風格,采用“自然生態”的設計手法。中心景觀區的160多種植物呈島狀分布,猶如“原始森林”一般,與五個大小不一的“水池”組成一座“山水花園”,繼承了傳統建筑文化。綠化屋面技術具有良好的隔熱保溫功能,年節電量可達24萬千瓦?!熬G螺”還采用節能圍護結構、節能空調技術、太陽能綜合利用、高大公共空間氣流組織、自然光導光技術、雨水回收系統、生態節能集控管理平臺等七大系統,與整個建筑共同構成達到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識星級標準的“綠色生態建筑”。
上海自然博物館展出內容
該館基本陳列面積共5700平方米。陳列內容包括古動物史、人類發展史、動物和植物的進化史四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