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上海的有名景點有哪些
谷陽北路南青路&北翠路
南青路&北翠路
(松江最有詩情畫意的兩條平行道)
南青北翠
松江有兩條平行道,南青北翠,一衣帶水。風吹過,落葉紛飛。天生有兩道倩影,一道水中幽幽,一道脈脈相對。風吹皺,一池春水。
谷陽北路中山中路
襪子弄&云間第一樓&
方塔園&松江博物館
襪子弄
襪子弄寬約10米,長不足300米,有松江最美林蔭路之稱。居河之東,臨水而行。路兩旁聳立著近百年的樹木,春則嫩綠可人,夏則蔽日遮天,秋則落葉滿地,冬則老枝縱橫。
云間第一樓
云間第一樓,原為松江府署譙樓,現松江第二中學大門口即是此樓樓基殘墻(相傳其樓基是三國時東吳大將陸遜的點將臺)。該樓在抗戰期間被日軍破壞,僅存殘架,后又毀于1951年臺風,僅剩樓的殘磚碎瓦和臺基。在20世紀末,重新仿造新樓。
松江博物館
松江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藏品包括陶、瓷、玉、金銀、銅、木器等,計 5000 余件,并有古代典籍 2000 余套,其中有部分珍貴的善本、刻本。這些文物折射出古代松江社會的繽紛色彩,向我們講述了松江的歷史。
方塔園
方塔園,位于松江中山東路235號,占地173畝,1982年對外開放。是一座以歷史文物建筑為主體的園林。園內有國家級、市級、區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其中,興圣教寺塔建于北宋熙寧年間(1068-1094年),襲唐代風格,呈四方形,俗稱“方塔”。
松江一中
醉白池
醉白池
醉白池是上海地區五大古典園林之一。園林源于宋代進士朱之純的私家宅院,名“谷陽園”。為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觴詠處,也是名人學士常游之地。清順治年間,工部主事顧大申重加修建,因崇拜白居易,仿宋韓琦做法,將其更名為“醉白池”,迄今已有350多年歷史。
中山中路人民路
程十發藝術館
程十發藝術館
程十發藝術館是為紀念中國海派國畫藝術大師程十發先生而設的。程十發(1921-2007),中國海派老畫匠,歷任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等職,在連環畫、年畫、插畫、插圖等方面均有造詣。工書法,得力于秦漢木簡及懷素狂草,善將草、篆、隸結為一體。
西林寺站
西林禪寺
西林禪寺
西林禪寺,又名崇恩寺。位于松江華亭老街西端北側,建于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年),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重建。明正統皇帝敕封時賜名“大明西林禪寺”。西林禪寺的梵唄經聲,是該寺的一大特色。梵唄是與經文的聲韻和法器三位一體的唱誦藝術,經聲優雅,堂聲回響,同聲共鳴。
中心醫院站
思鱸園
思鱸園
思鱸園,是古城松江最新落成的休閑公園。公園中有整體搬遷的張祥和遂養堂和雷補同宅等明清老宅,也有新修建的陸機《文賦》磚雕照壁和云間書畫影壁。路口還可看到由石欄圍著的石柱和石鼓的殘留部分,那是在文革中被毀的董其昌尚書坊遺跡。
松江大學城站
上海大學生體育中心&七大高校
大學生體育中心
▲ 游泳館
▲ 羽毛球館
▲ 滑冰館
▲ 戶外運動場
大學城 / 七校縱橫
▲ 華東政法大學
▲ 東華大學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思賢路玉華路
泰晤士小鎮
泰晤士小鎮
泰晤士小鎮從整體布局到一磚一瓦都體現了原汁原味的歐洲風情,每個街區都呈現不同外觀效果,小鎮東面更有400畝的湖面景觀和美麗的游艇碼頭,可謂移步易景。
8. 上海著名的景點有哪些
我對上海的第一印象是高傲,他們對自己的感覺也是高人一等,仿佛其他人在他們的面前就是鄉下人一般。無論是從小到大旅游還是去居住,遇到親戚同學或者什么人也好,周圍的人對于上海人的標簽永遠都是那幾種,計較、精明、高傲、勢利和對其他人不屑的態度,還有上海的人一般都是妻管嚴。
然而當我問他們接觸過幾個上海人的時候,他們的結論往往都是道聽途說。當我們真正接觸到上海人的時候,你們會很震驚的,當然這一部分震驚指的是有一些人。我在前幾年,那一次在上海坐地鐵的時候,偶然看見一個老奶奶站著卻沒有任何一個人給他讓座,地鐵剛開始啟動的時候顫抖了一下,那個老奶奶不小心碰到了旁邊一個人,那個人上來就對老奶奶一頓亂罵。第二次是在坐公交的時候,也是看見了一個老人,年齡非常大了,還拄著拐杖在那里站著,他的位置旁邊就是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那個小伙子他也不知道讓座,只是將頭移到窗外,實在是太瞧不起人了,真的以為有錢了不起嗎?
當然,不只是上海人有這種盛氣凌人的態度,在北京、廣州等一些比較發達的城市也有許多這種的人,他們這些人都是自以為是大城市的,見多識廣,似乎高人一籌,有意無意的會看不起一些農村或者小城市里來的人。但總體來說,大部分人的素質都是比較高的,并不存在地域歧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