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雨水收集系統原理圖講解
對雨水資源的利用途徑有水池式蓄水;水渠截流蓄水;堰塘蓄水;湖泊蓄水;雨水滲透間接利用和小區綠地及草坪蓄納雨水等途徑。
雨水集蓄利用
■ 屋面雨水集蓄利用系統
利用屋頂做集雨面的雨水集蓄利用系統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和工業等方面的非飲用水,如澆灌、沖廁、洗衣、冷卻循環等中水系統。可產生節約飲用水,減輕城市排水和處理系統的負荷,減少污染物排放量和改善生態與環境等多種效益。
■ 屋頂綠化雨水利用系統
屋頂綠化是一種削減徑流量、減輕污染和城市熱島效應、調節建筑溫度和美化城市環境新的生態技術,也可作為雨水集蓄利用和滲透的預處理措施。既可用于平屋頂,也可用于坡屋頂。
■ 園區雨水集蓄利用系統
在新建生活小區、公園或類似的環境條件較好的城市園區,可將區內屋面、綠地和路面的雨水徑流收集利用,達到更顯著削減城市暴雨徑流量和非點源污染物排放量、優化小區水系統、減少水澇和改善環境等效果。因這種系統較大,涉及面更寬,需要處理好初期雨水截污、凈化、綠地與道路高程、室內外雨水收集排放系統等環節和各種關系。
雨水滲透采用各種雨水滲透設施,讓雨水回灌地下,補充涵養地下水資源,是一種間接的雨水利用技術。還有緩解地面沉降、減少水澇和海水倒灌等多種效益。可分為分散滲透技術和集中回灌技術兩大類廣
分散式滲透可應用于城區、生活小區、公園、道路和廠區等各種情況下,規模大小因地制宜,設施簡單,可減輕對雨水收集、輸送系統的壓力,補充地下水,還可以充分利用表層植被和土壤的凈化功能減少徑流帶入水體的污染物。但一般滲透速率較慢,而且在地下水位高、土壤滲透能力差或雨水水質污染嚴重等條件下應用受到限制。
■ 滲透地面
滲透地面可分為天然滲透地面和人工滲透地面兩大類:
天然滲透地面在城區以綠地為主。優點:透水性好、節省投資、便于雨水的引入利用、可減少綠化用水并改善城市環境、對污染物有較強的截留和凈化作用。缺點:滲透流量受土壤性質的限制、雨水中如含有較多的雜質和懸浮物,會影響綠地的質量和滲透性能。
■ 滲透管溝
雨水通過埋設于地下的多孔管材向。四周土壤層滲透。優點:占地面積少、有較好的調儲能力。缺點:難洗恢復、對雨水水質有要求。
在用地緊張的城區,表層土滲透性很差而下層有透水性良好的土層、舊排水管系的改造利用、雨水水質較好、狹窄地帶等條件下較適用。
■ 滲透井滲透井包括深井和淺井兩類。深井適用水量大而集中,水質好的情況,城區一般宜采用淺井。其形式類似于普通的檢查井,雨水通過井壁、井底向四周滲透。適用于擁擠的城區或地面和地下可利用空間小、表層土壤滲透性差而下層土壤滲透性好等場合。優點:占地面積和所需地下空間小、便于集中控制管理。缺點:凈化能力低、水質要求高、不能含過多的懸浮固體、需要預處理。
■ 滲透池(塘)
適合在城郊新開發區或新建生態小區里應用。結合小區的總體規劃,可達到改善小區環境、提供水景觀、開源節流、降低雨水管系負荷與造價等目的。優點:滲透面積大、能提供較大的滲水和儲水容量、凈化能力強、對水質和預處理要求低、管理方便、有滲透(調節、凈化、改善景觀)多重功能。缺點:占地面積大、在擁擠的城區應用受到限制、設計管理不當會造成水質惡化、干燥缺水地區蒸發損失大。
■ 綜合滲透設施
可根據具體工程條件將各種滲透裝置進行組合。優點:可以根據現場條件取長補短。缺點:裝置之間會相互影響。
雨水綜合利用系統
雨水綜合利用系統是利用生態學、工程學、經濟學原理,具體作法和規模依據園區特點而不同,一般包括屋頂綠化、水景、滲透、雨水回用、收集與排放系統等。有些還包括太陽能、風能利用和水景于一體的花園式生態建筑。
雨水利用水質控制系統
雨水水質控制是現代城市雨水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特征。城市雨水水質情況比較復雜,城市和區域的不同,匯水面、季節、降雨特征等的不同都會導致徑流水質的很大差別。
■ 雨水水質源頭控制
源頭控制是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方法。控制城市大氣污染不僅改善城市的空氣質量,美化城市環境,也能對水污染控制有明顯的貢獻;屋面雨水水質的控制,要求一些城市有計劃地對舊屋頂進行改造,不僅美化了市容,還解決材料老化漏水、保溫抗寒效果差等問題;路面雨水水質控制需要改善路面污染狀況,設置路面雨水截污裝置,設計初期雨水棄流裝置等。
■ 雨水處理技術
除了上述源頭控制措施外,還可以在徑流的輸送途中或終端采用雨水滯留沉淀、過濾、吸附、穩定塘及人工濕地等處理技術。隨著城市雨水利用技術的推廣和城市非點源污染控制的開展,雨水的凈化處理也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7. 雨水收集再利用控制系統圖集
一:雨水有效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將雨水收集、利用或回灌地下,可減輕城市的防洪排澇壓力,防止城市因排澇設施不完善導致的城市雨水排泄不暢和洪澇等災害的發生;削減雨季峰流量維持河川的水量,增加水分的蒸發,從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抑制環境惡化,減少或避免馬路及庭院的積水,改善小區水環境,從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
二: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雨水可作日常用水,用于沖廁、洗衣物、澆灌花草等,所以生活用水不必再用常規飲用水。再者由于雨水的鈣鹽含量低,屬軟水,也可作冷卻水。雨水也適用于工業,可用來清洗機器、車間清洗等,減少工業上自來水的用量。還可作市政用水,用于道路清洗、澆灌城市綠化等。
三:補充地下水。
地下水大部分都是利用雨水、自來水或中水作為補充,其中后兩種方法造價相比于雨水來說偏高,而且中水補充還有污染地下水的可能。利用雨水補充地下水資源則是最經濟的方法。
四:雨水減輕城市防洪、排水系統壓力。
多單元的雨水利用,可以蓄到大雨的前中期水量,還能起到洪水錯峰的作用,從總量上減少排入市政管網和河湖的雨水量。
8. 雨水收集系統原理圖解
雨水收集利用系統是采取入滲、滯蓄系統、收集回用系統、調節等系統組成。 建筑與小區應該優先采用入滲、滯蓄系統,地下建筑頂面的透水鋪裝及綠地最適合設計增滲設施系統。 雨水收集利用系統應滿足一下條件:
① 雨水入滲、滯蓄系統合理利用場地空間
② 收集回用系統應當設計收集、截污、儲存、處理以及回用等設施
③ 調節系統應設計收集、調節以及溢流排放等設施
④ 雨水收集回用系統應當根據規模確定 雨水收集利用系統不是以上說的都可以運用,我們應當根據實際問題來解決問題并以設計,設計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全靠靈活運用,并加以改善完善。
9. 雨水收集系統工作原理
其基本原理是通過承水器收集到雨水,再通過翻斗的每次翻轉帶動干簧管吸合與斷開來轉換成“通一斷”開關量脈沖信號,此信號傳輸到采集系統,由采集控制系統采集脈沖信號并計數,一定時間間隔內的計數累值就可轉換成所要的降水量。
10. 雨水收集系統原理講解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統是利用建筑物與地面的高差所產生的水頭,經過準確的計算來調節管道的配置,以平衡管網的壓力及流速,在設計狀態下管道中充滿水而產生虹吸并快速排放雨水的系統,其實質是一種多斗壓力流雨水排水系統,其基本水力學原理為伯努里方程。
該系統主要工作原理是依靠獨特的雨水斗設計,在降雨初期,屋面雨水高度未超過雨水斗高度時,整個排水系統工作狀況與重力流排水系統相同。
隨著降雨的持續,當屋面雨水高度超過雨水斗高度時由于采用了科學設計的防漩渦雨水斗通過控制進入雨水斗的雨水流量和調整流態減少漩渦,從而極大地減少了雨水進入排水系統時所夾帶的空氣量,使得系統中排水管道呈滿流狀態并利用建筑物屋面的高度和雨水所具有的勢能,在雨水連續流經過雨水懸吊管轉入雨水立管跌落時形成虹吸作用,并在該處管道內呈最大負壓。
屋面雨水則在管道內負壓的抽吸作用下以較高的流速被排至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