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景,就是利用類似畫框的門、窗、門洞等,把真實的自然風景“框”起來,從而形成畫意。植物種植中可以利用樹叢、灌叢、甚至喬木枝干等形成框景。
6. 公園景觀規劃設計案例
城市公園景觀規劃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其規劃設計水平不僅體現了城市文明的發展水平,更體現出了“以人為本”這一核心價值取向。在今后的發展建設中,設計工作者要秉承繼承與發展的原則,創造出既屬于民族的又屬于時代的城市園林景觀作品,為城市發展貢獻力量。設計趨勢主要有下面幾方面:
1、繼承發展
在今后的公園景觀規劃設計中,要繼承古典園林自然和諧、講究含蓄以及意境深遠的精華,合理利用“小中見大”、“園中有園”的創作手法,力求做到古今結合,借古鑒今。需要注意的是,繼承古典園林的設計精華并不是照搬與套用,而是要改良與再造,設計出既符合傳統審美,又與現代城市風貌相融合的公園景觀。
2、景觀多樣性
為滿足各類人群觀賞、游玩的需要,城市公園的景觀規劃設計要體現出多樣性。從微觀方面看,各個景點的布局要主題突出,層次分明;從宏觀上看,整個公園的風格設計要做到主次分明,定位突出,明顯劃分出休閑區、觀賞區、游樂區、健身區等功能區域,并保持各個區域的自然過度,風格統一。例如某一城市公園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定了一處理想位置作為公園的中心廣場,再圍繞著這個廣場進行整個公園的整體規劃,通過園路、回廊、景墻、水景、花壇等元素連接各功能區域,形成內外呼應、協調平衡的園林空間序列。
3、可持續發展
城市公園整體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首先,在選擇植物品種時,要確定其是否符合當地的水土、氣候、光照等條件,做到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闊葉樹種與針葉樹種的合理選擇與科學搭配,通過各個植物之間的相互凈化實現整個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種植時,可采用群植、片植、孤植、對植、懸植等手法,呈現出錯落有致,疏密相間,連貫美觀的視覺效果。
4、遵從自然
城市公園景觀規劃設計講究的是因地制宜,遵從自然。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設計區域的地形走勢、土壤特點、氣候條件等自然因素,以利用為主,改造為輔,將勢就勢,因勢掇山,力求輪廓線和自然連貫與順暢有致,與周邊環境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在這種前提下,建造出適合植物生長的小環境、小氣候,呈現出層次豐富的景觀效果。
7. 公園景觀規劃設計方案匯報
1。
景區劃分是按景觀的完整性分割的。例如:湖區、假山區、森林區、花卉區、雕塑區等等 2。功能區域劃分是按景區的功能性分割的。兒童區、體育區、入口區、劃船游覽區、纜車游覽區等等
8. 公園園林景觀設計規劃方案
體育公園出入口附近,綠化應簡潔、明快,可以結合具體場地情況,設置一些花壇和平坦的草坪。如果與停車場結合,可以用草坪磚鋪設。在花壇花卉的色彩配置上,應以具有強烈運動感的色彩配置為主,特別是采用互補色的搭配,這樣可以創造一種歡快、活潑、輕松的氣氛,多選用橙色系花卉與大紅、大綠色調相配。
體育館周圍綠化,一般在出入口處應該留有足夠的空間,以方便游人的出入,在出入口前布置一個空曠的草坪廣場,可以疏散人流,但是要注意草種應選擇耐踐踏的品種。結合出入口的道路布置,可以采用道路——草坪磚草坪——草坪的形式布置。在體育館周圍,應種植一些喬木樹種和花灌木來襯托建筑本身的雄偉。道路兩側,可以用綠籬來布置,以達到組織導游路線的目的。
體育場面積較大,一般在場地內布置耐踩性較好的草坪,如結縷草、狗牙根和早熟禾類中的耐踐踏品種。在體育場的周圍,可以適當種植一些落葉喬木和常綠樹種,夏季可以為游人提供乘涼的場所,但是要注意不宜選擇帶刺的或對人體皮膚有過敏反應的樹種。
園林區是綠化設計的重點,要求在功能上既要有助于一些體育鍛煉的特殊需要,又能對整個公園的環境起到美化和改善小氣候的作用。因此,在樹種選擇及種植方式上均有特色。
在樹種選擇上,應選擇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和較強適應性的樹種,一般以落葉喬木為主,北方地區常綠樹種應少些,南方地區常綠樹種可適當多些。為提高整個區的美化效果,還應該增加一些花灌木。
兒童活動區的位置,可以結合園林區來選址,一般在公園出入口附近。此區在綠化上應該以美化為主,小面積的草坪可供兒童活動使用,少量的落葉喬木可為兒童在夏季活動時遮陽庇蔭,而冬季又不影響兒童活動時對陽光的需要。另外,還可以結合樹木整形修剪,安排一些動物、建筑等造型,以提高兒童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