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賺錢之余,大家都冷靜想想,怎么讓廣東的經濟再次蓬勃的發展起來,光靠商業意識和苦干是做不長久的。首先可以很明確的回答,廣東最近幾年發展得最快的城市是珠海,其次是深圳和汕頭,廣東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省份之一,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如今已經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也是全球制造業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
1、廣東經濟是怎么發展起來的?是靠什么發展的?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改革開放之前,廣東已經是我國的經濟大省,GDP位居全國第五,只是在改革開放之后,廣東經濟發展更快了,自1989年廣東GDP首次位居全國第一以來,如今廣東已經連續30年位居全國第一。廣東經濟能夠發展起來,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首先是政策優勢,廣東作為沿海省份,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擁有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
改革開放之初設立的五個經濟特區,廣東就有深圳、珠海和汕頭三個;全國第一批14個沿海開發城市廣東就有廣州和湛江兩座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廣東也逐漸開辟了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并上升為國家戰略。如今自貿區、國家級新區、國家中心城市廣東都擁有,而且粵港澳大灣區也正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第二,廣東地理位置優越,
廣東是我國華南地區的沿海省份,海岸線漫長,優良港灣眾多,而且毗鄰港澳地區,也比較接近臺灣,當初深圳、珠海經濟特區的設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毗鄰港澳,深圳經濟特區那么成功,也離不開香港的支持。第三,廣東勞動力充足,因為廣東經濟率先發展起來,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因此就吸引省內粵東西北地區的大量勞動力,也吸引了全國各地人口來廣東發展,當時百萬勞工下廣東曾經轟動一時。
2、廣東省近幾年發展最快的是哪個城市?
首先可以很明確的回答,廣東最近幾年發展得最快的城市是珠海,其次是深圳和汕頭,在最近的5年間,珠海由2014年全省第10位上升到第9位,GDP總量相比5年前增長了53%,全省各地區排名第一。其實珠海歷來就屬發展得比較好的城市,經濟總量不高,是因城市體量及人口基數有關,180多萬人的城市,和一兩個縣差不多,能排到全省第9,人均GDP比廣州還高,足以證明發展得不錯。
珠海能夠快速發展一方面緣于區位優勢,其二是緣自政策,另一方面也與產業配置有關,一、區位優勢毗鄰港澳,屬于改革開放最前沿地區,具有先發優勢。地理距離和地域文化更能促進港澳地區選擇在珠海投資、置業和產業轉移,在改革開放與發展初期,也更容易吸引港澳地區最先進的技術理念和人才。另一方面機場和高鐵的相繼開通運營,提升了地區交通水平,
珠海拱北口岸也一度成為國內最大的陸地口岸,各地前往澳門的旅客基本選擇在珠海過關。大量旅客的中轉停留又極大的帶旺了商業和服務業的發展,二、政策優勢從40年前帶上經濟特區的光環后,在稅收優勢、用地優惠方面和深圳一樣,是省內其它地級市所比不了的優勢,因此而更易吸引投資。這些年上馬的重大基建項目、如上千億的港珠澳大橋、260多個億的橫琴口岸綜合交通樞紐、70個億的橫琴到機場城軌,上百億的幾大海上風力發電項目,110億的生態新城等等極大的帶動了珠海的固定投資,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同時也說明了國家或廣東省對珠海經濟特區的重視程度。三、產業優勢小小的珠海,擁有的高新技術企業達1900家,排名國內前20,足以說明其優勢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密集程度。在產業方面主要由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家電電氣、電力能源、石油化工和精密機械制造組成的六大支柱產業帶動地區工業的發展,既有區域優勢,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其次又有政策助力,產業方面又培養了6大支柱產業,如此一來,哪有發展不快的道理。
3、如何看待廣東省的發展?
如何看待廣東省的發展?廣東發展最重要的是幾千萬背井離鄉的農民工兄弟的血汗付出,這點萬萬不能忘記,試想如果不把農產品價格壓得那么死,誰會跑到廣東的血汗工廠來打工?任何地方的繁榮付出最多的都是我們的農民兄弟,希望大家在享受城市生活的舒適時不要忘本,30年的改革開放,我們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企業家也有付出,但至今我們還是世界的加工廠,沒有卓越的民族企業、沒有偉大的思想家、沒有知名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