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單單是做配送,我們還是貨源,商超相當于是在我們這里進貨。如果給一個15萬人的縣城做商超配送,有前景嗎,你好感謝邀請村里超市搞配送是吧這個想法是不錯的,給一個約400萬人的五線城市做倉配一體化運作,從前端的采購入庫、倉儲,到終端的配送全部由我們一家來做,并且也會搭配線上平臺,做系統化的管理。
1、如果在一個人口15萬的縣城區域,利用美團的模式給超市做配送,市場前景怎么樣?
如果給一個15萬人的縣城做商超配送,有前景嗎?說實話,沒啥前景。在很多年前,我曾經做過一個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就是給一個約400萬人的五線城市做倉配一體化運作,從前端的采購入庫、倉儲,到終端的配送全部由我們一家來做,并且也會搭配線上平臺,做系統化的管理。最終計算出來的情況是,如果僅僅是做倉配,投入高,利潤非常薄,
而不管是倉儲還是配送,都是一個規模越大成本越低的行業。一個金杯面包車送貨,一次可以裝一噸的貨,但是一個超市一般一次就要100公斤左右就頂天了,一些小超市,有時候一次就要一兩件方便面和水,客單價都只有幾百塊,配送費用就更低了,如果量小了,完全覆蓋不住一個車的成本,一個400萬人口的城市做下來都這么困難了,一個15萬人口的縣城自然就更別說能夠做得好了。
我們當時在做分析時遇到這個問題,也想了一些對應的辦法最直接能夠讓自己利潤提高的方式就是,成為商超的供應商,我們不單單是做配送,我們還是貨源,商超相當于是在我們這里進貨。這樣,倉配的成本就能夠通過貨物的銷售利潤有效的覆蓋,當然,這樣做是有難度的。首先,很多的大品牌都是區域代理的模式,整個中國版圖基本都被瓜分光了,一個新的渠道分銷商其實很難加入到其中,
要做,就只有擠垮其他的渠道,但是超市和其他渠道合作了那么久,一個新渠道取而代之的難度高。既然大品牌這么難,那么如何做呢?可以選擇同品類的小品牌入手,一些小品牌,沒有自己的渠道,雖然說是全國銷售,但是能力有限,還有很多的市場空白。這些小品牌,質量一般般,但是價格便宜,對于小縣城來說,其實是非常好的補充,
2、在村子里弄一個超市配送合適嗎?
你好感謝邀請村里超市搞配送是吧這個想法是不錯的。1.做過調查沒有?人口多少?年青人多少?小孩多少?老人多少?寶媽多少?2.村里同類超市多少?3.村里就相當于社區一個道理,鄰里之間關系先建立起來,超市可以不是超市,商業無邊際啊建立了社區強關系賣產品會容易很多啊,只要一個產品帶入以后后續的路就打開了。
4.社交化新零售的新起,超市可以作為一個社交平臺,以實體入手在線上找到出口(比如社區團購)5.我想說的是你不一定要租門面哦,其實我比較傾向租倉庫,你想一想一個村也是配送兩個村也可以配送對吧,好了聰明人不用多說,一點就透了。我是巫建每天在這個平臺分享一些關于川菜火鍋文化的東西,我會抽空回答朋友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