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東漢一朝,諸侯王們均無力與中央抗衡,終日在顫顫驚驚中打發時光,別說東漢沒有出現諸侯禍亂,就算東漢大廈將傾時,諸侯王也沒能力起兵勤王,西漢也一樣,王莽篡漢時,也沒有哪個諸侯趕站出來,不是不想,是實力不允許。東漢沒有諸侯禍亂,主要原因是沿襲了西漢一系列抑制藩王的法令,終東漢之世,地方諸侯王都沒有對中央集權構成威脅。
1、東漢有哪些封國?
感謝邀請!東漢基本都是以郡縣為單位的諸侯了,這些諸侯只有封邑但是沒有對財政,軍隊,和官員任命的權利!對中央的影響很小。東漢時期完整的諸侯國名單如下:1.趙國2.齊國3.魯國4.北海國5.泗水國(公元26-37年)6.淄川國7.中山國8.城陽國9.東海國(公元41-220年)10.沛國(公元44-220年)11.楚國12.濟南國(公元41-154年)13.東平國(公元38-220年)14.阜陵國(公元41-206年)15.廣陵國16.瑯琊國(公元41-217年)17.陳國(公元60-206年)18.彭城國(公元72-220年)19.樂成國(公元72-120年)20.下邳國(公元72-185年)21.梁國(公元72-220年)22.淮陽國(公元72-185年)23.千乘國(公元79-173年)24.清河國(公元81-147年)25.濟北國(公元90-206年)26.河間國(公元90-220年)27.濟陰國(公元72-85年)28.任城國(公元84-220年)29.安平國(公元122-186年)30.甘陵國(公元148-190年)31.平原國以上全部是通過文獻整理出來的,喜歡記的點贊哦,
2、東漢和西漢有什么分別?
東西兩漢,創造者都是劉家人,但實際上,東漢承接的,已經是一個斷絕了一半的漢朝,劉秀本人不是皇帝的嫡傳一脈,乃是“宗族子弟”,加上遷都,于是便有了“東西漢”的本質區分。公元前202年,以代表著天下底層階級的身份的劉邦最終稱帝,建立大漢朝,在秦朝滅亡后,世人眼中承接了六國貴族力量的項羽卻是飲恨烏江,此乃是震世之舉,而劉邦的“布衣皇帝”之名,遠揚皆是來于此,
因為大漢朝統治者階級出身的緣故,還有他們下轄的絕大部分力量乃是底層力量,都是秦朝時候被壓迫的人民和各種職業者,因此西漢之初,一場“階級的戰斗”無法避免,那便是劉邦晚年的諸侯之亂。幸運的是,劉邦鎮壓了下來,真正把大漢的力量擰成一股繩,不幸的是,為了鎮壓這場動亂,劉邦自己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所以大漢開國之初,便以“黃老之學”來開啟局面,天下大事,皆以“無為”的態度對待,無為的背后,其實就是統治者階級不出手,讓民間的“階級洗牌”的一次機會。
窮人擁有了底氣,向地主豪強索要自己的利益,而沒那么有膽量的,也毫不懼怕地向地主拿回屬于自己的一部分權益,久而久之,大漢朝回到了正軌,所以為什么呂后、漢文帝、漢景帝等人能夠開辟一個盛世,根本的原因是趁著人數眾多、資源占有量在占據主導地位的時候,社會波動極小,以此來獲取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是為什么在漢景帝、漢武帝時代,中下階級的寒士能夠崛起的原因,
從客觀的角度來說,譬如漢武帝之母王娡、漢武帝之妻子衛子夫、大漢朝的戰神衛青、霍去病,他們的崛起,都是因為大漢朝這種自上而下的“階級打通”。于是西漢的基本盤可以確定,這是流動的,沒有那么固化的,可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下去嗎?不會,因為是人就會變,漢朝的統治者階級會變,底下的社會也會變。根據社會生存的“二八定律”,在社會呈現了一定時期的階級流動后,終究會走向固化,在漢武帝之后,原來那批貧民所蛻變而成的“豪強”,最終也走向了自己成為“惡龍”的道路,
他們鞏固自己的地位,這里面就涉及了一定的非法手段,比如掠奪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利益,在面對朝廷的時候,通過各種關系和利益糾纏減輕負擔,或者是轉嫁給底下的農民。同樣可惜的是,處在這個時期的大漢皇帝們,沒有那種能力和魄力改變局面,直到王莽出現,這種現象才有了松動的曙光,但也僅僅是曙光而已,王莽篡位,實際上漢朝已經滅亡了,新朝,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朝代,王莽深知大漢的問題所在,因此進行了土地國有化、經濟國有化的改革,這其實就是漢武帝的“中央集權”的弱化版,但王莽想的是,讓底下的人民再次有機會向豪強揮舞鋤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