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成立了經濟特區后才慢慢發展起來的城市,深圳的原居民比較少,可以說是一個完全由全國各地的人才建設起來的一線城市。這就是深圳老師的現狀,不過所謂的“累不累”和“待遇好不好”也都是相對的,如果你希望從事的互聯網或者科技類的,最好在深圳,臨時工,沒有任何正式工的福利,干的活呢跟正式工的標準是完全一樣的。
1、最近大家在深圳找工作怎么樣?
我來談談現在深圳的一些情況。(只是基于我個人了解到的一些事情,不一定很全面)原來,這個時候都是企業到處都在大量招人的時候,無論是普工或者其他職員,現在呢,普工還能夠招人的少之又少。公告欄整個篇幅,估計超過百分之七十都是招臨時工,上面大概寫著14-18元一個小時不等的字樣。于是愿意去做的呢,就開始了打臨工的日子,
臨時工,沒有任何正式工的福利,干的活呢跟正式工的標準是完全一樣的。說句不好聽的,還需要擔心什么時候廠訂單少了,就是你要走人的時候了,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模式?我想這也是在疫情持續的階段,大部分企業為了能夠少承擔一些人力成本,而且不會因為辭掉員工而產生糾紛的一種普遍做法。至于其他辦公室職位,我了解到的職員招聘,
許多人才網上面的招聘信息是少之又少。招聘職位跟往年相比預計十分之一都不到,而且,有一個現象,招聘信息常年掛著,要么是要求太高,要么是薪資太低,要么就地理位置太偏僻而招不到人,基本上人才網上面剩的基本上就是這類企業了。綜上,可以發現,今年就業形式多么艱難!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擺地攤的人陸續在增多了,都是為了生活了。
2、在深圳,想問下做老師的你,待遇怎么樣?辛苦嗎?
在公立學校,有編制,不當班主任,待遇好,生活安逸;在公立學校,沒有編制,累,苦活累活都要干,待遇一般;在私立學校,教學能力好,有錢,累;在私立學校,教學能力一般,沒錢,累,這就是深圳老師的現狀,不過所謂的“累不累”和“待遇好不好”也都是相對的。比如深圳公辦學校非編教師,薪資在7K左右(各區各校不同),
3、深圳光明新區的房子升值空間大嗎?值得購買嗎?工作在南山在光明買房子怎么樣?
光明新區的房子是否值得買,我在我的@大灣區房產投資里面有詳細分析。總的來說,目前已經到了階段性高點,2019年光明樓市大熱,幾個新樓盤都是開盤即秒光,就連交通,學位,環境各方面都不怎樣的正兆景嘉園89平三房也從去年的不到三百萬漲到了四百多萬,漲幅將近40%。光明新區現在就如它的名字一樣熱火,一樣光明,然而我卻想在此刻潑點冷水,讓大家清醒清醒,
首先我們要明白,郊區房產大漲的基礎是從郊區蝶變為市區的過程,因此投資郊區房產的關鍵是找出將來可能蝶變為市區的區域。那么問題來了,光明有可能成為市區嗎?成為市區以后還有多大的上漲空間?變成市區的可能性有兩個:一種情況是和市區融為一體,比如寶安中心,碧海,交通上深南大道、地鐵1和11號線把寶中碧海跟福田南山無縫連接起來,地理空間上也是連綿無阻隔。
因機場和山脈的阻隔,深圳往西的市區邊界大概率到碧海為止,機場北側新填海出來的海洋新城雖然很有潛力,但估計至少要15-20年以上時間才能成型;另一種情況是自己發展成市區,比如上海的浦東,而這種模式大多數是失敗的。比如天津的濱海新區,距離原市區50公里,光明新區的命運也不會好太多,況且它還只是深圳一個小小的郊區,距離南山三四十公里,當中有巨大的羊臺山、塘朗山之隔,何德何能自己崛起為市區?光明很難復制當年龍華的奇跡,且龍華距離福田只有13公里,4號線、梅觀、福龍、南坪、板銀還有高鐵以及在建的10號線、6號線,可以說舉半市之力興建十數年才有了的景象,但在通勤距離和便捷度上依然弱于市區,
假設光明前景大好,目前的規劃都能落地,將來由偏遠郊區建設成繁華市區,那么現在的5w多價格還能有多大的漲幅?請自己研究一下,從南山的后海中心15-20w到西麗7-10w,價格衰減了多少,而跨過西麗還有石巖,石巖之后才是光明,暫且不說光明能有多強,即便是利好全部兌現,請問光明的產業能超過西麗?交通能超過寶安?教育能超過龍華?等光明從現在的五萬漲到八萬,這些地方得漲到多少?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將落戶光明區,光明科學城將在10-20年時間內建成比肩波士頓的一流國際科創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