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體捐獻,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執行人將遺體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獻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家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我所說的只是我了解的北京的醫學院校的遺體捐獻的情況,絕非杜撰,不信者可以自己去長青園看看或者去北京這三個遺體捐獻站看看。
1、遺體捐贈之后尸體會怎么處理?
遺體捐獻,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執行人將遺體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獻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家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遺體捐獻后還火化嗎?答案是肯定還要火化的,科學解剖研究之后,是需要火化的,我所說的只是我了解的北京的醫學院校的遺體捐獻的情況,絕非杜撰,不信者可以自己去長青園看看或者去北京這三個遺體捐獻站看看。
一切沒有證據的主觀臆測都是耍流氓,我們學校沒聽說過樓上說的縫起來下一批用的情況,也許法醫和臨床不一樣?我們解剖的時候十幾個人一具尸體,稱作大體老師,我們解剖前老師做過防腐處理,但是沒被別人剖過,從學局部解剖學開始到學期末,就是我們這組人逐步解剖,被縫起來再用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不排除別的非臨床專業(比如生工,衛管之類的不學局部解剖學只學簡單的系統解剖學的專業)學生上課的時候看一看的可能。
2、我想問一下,遺體捐獻以后,多的肢體會怎么處理?
首先向你致敬,我也報名了遺體和器官捐獻,人死后,殘軀燒掉,倒不如給醫學做點貢獻,讓那些醫學生練練手。你說的是遺體捐獻,所以不存在器官移植的問題,死后親屬打個電話,那邊捐獻機構派人來直接拉走,一般是給某個醫學院做大體老師,現在醫學生的大體老師極為緊缺,差不多一學期一個班只有兩具,人體的復雜程度是模型無法模擬的,不在人身上練手,醫學生只能紙上談兵。
放心,人家動刀之前,還是比較客氣的,一般都會有個獻花儀式,表示對遺體的敬重,有的學校還會介紹你的生平,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會鞠躬致意,而我們這些志愿者也當得起他們一禮,過后就準備上手了,小刀呲兒這么一剌,人體各個部位,各個器官都得讓孩子認識一下啊,哪是心肝脾肺腎,哪是腸子肚子,外面什么樣,里面什么樣,你就躺那吧,反正啥也不知道了。
基本上一學期過后,咱就不剩啥零件了,千刀萬剮,剩下的一堆一塊,掃一起,給抱起來,這時候打電話請你家屬,一般會在學校給你弄個火化儀式,咱作為大體老師,給學生們這就算上完課了。器官捐獻則是另外一回事,這和大體老師不同,器官當然得用新鮮的,否則沒辦法進行移植了,對吧,條件要求高,所以捐贈也未必成功,有一些疾病,器官也不能用,所以也是隨緣。
3、遺體捐獻解剖,使用后會如何處理?
醫學院對遺體捐獻者,從捐獻的哪一刻開始,到成為學生醫學路上的大體老師,直至大體老師“退休”為止,整個階段都是非常尊敬和敬畏的,不可能扔到垃圾桶,先說遺體捐獻的過程所有的遺體捐獻者都是勇敢大義,也是一項非常偉大的舉動,值得永遠被銘記和認真對待!包括捐獻者的家人。捐獻者讓人感到生命的重量,這份重量是希望,是逝者對生者的信任,醫學者對逝者的誓言!遺體捐獻流程都有嚴格的儀式,現場的氣氛嚴沉重,先是集體默哀,隨后深深彎腰鞠躬,每個人一步一步向前獻花…捐獻者遺體歸宿1、捐獻者遺體死亡時間不超過6小時,一般都會先取出大腦做樣本,貢獻于醫學研究,
2、超過這個時間的,通常是先防腐處理,福爾馬林等浸泡。等到時機合適,讓醫學生解刨學習,此過程是醫學神圣的,大部分器官做成教學標本,有些完美的標本,能永久性保留,也有的是定時更新,當一個學期結束時,大體老師也“退休”了,送去火化。之后骨灰撒向大海(根據各地的情況而異),3、捐獻者的遺體,有的是直接做成斷層標本。
由于醫學院、人體科普館規定不能拍照,所有圖片不能上傳的網上,醫學老師曾說過:“大體老師奉獻了一輩子,最后捐獻給我們學習,這不是景點,不能拍照發到朋友圈或網上”。4、捐獻者遺體有少部分是直接做成塑化標本,最后,希望此問題下的自媒體們不要傳謠,而提問者作為普通人,因為不了解,沒見過醫學標本,才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這個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