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生活了20多年,也可以講見證了深圳的發展,90年代初香蜜湖這里都是山地還處于剛啟動待開發地區,現在的香蜜湖成了豪宅區,南山更是人員稀少現在發展為大前海打造為金融前沿地,在九0年代初正常編織的內地正式工上班平均每月工資就300元一400左右,而在深圳普通上班人員一個月至少600以上還包吃住,在深圳寶安,西鄉,固戍等有大量工廠,90年代初內地的經濟大多數是比較艱難,人員文化受教育程度大多數不高,小學初中為大多數,能讀高中都已經不錯,原因大多數家庭困難稍微讀點書就跑出來了,深圳廣州都成了外出人員的首選地,在當時90年底初來到深圳每個月能拿600以上一年7000元到一萬,在當時很多家庭來講是不敢想象的事情,90年底萬元戶,不經歷的人是理解不了,所以在深圳大開發時期吸引大批量務工人員來到深圳,在2000年左右深圳的房子每平方米平均也就兩三千,深圳當時的生活和創業成本都很低。
1、居住在深圳哪個省市的人最多?你是哪里人?
深圳是我國的一線城市,經濟發達,2018年GDP已經達到24222億元,超過香港,位居亞洲第五。最近,深圳又被賦予建設社會主義特色先行示范區,未來發展前景廣闊,深圳的人口吸引力非常的強,最近幾年深圳的人口增量都位居全國第一。截止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達到1282.83萬,其中非戶籍人口高達818萬,僅次于上海,由此可見深圳的人口吸引力有多強,
那么居住在深圳的哪個省市最多?首先肯定是本省(除深圳以外)的人口最多,接近300萬;其次是湖南人,接近200萬;湖北、廣西也有超過100萬。分城市來看的話,排名前五的都來自廣東,其中東莞、廣州、惠州流入深圳的人口最多,外省中人口流入深圳最多的城市是重慶,武漢、長沙緊隨其后,從地理位置來看,這幾個省都是離廣東比較近,現在外出打工,首選的還是珠三角和長三角,地理位置越近,吸引力就越強,因此人口流入深圳最多的省市基本都更靠近廣東。
2、為什么有的人說現在深圳關外人口越來越少,是如何造成的?
1、住房成本高,城中村改造功不可沒,收入少的人在深圳家里沒有了,試問還會有這里呆嗎?2、工資水平低。在高房租的影射下,沒個高薪怎么立足,企業開不出高工資,當員工生存已經是問題的時候,怎么生活,還不如去東莞混,3、工作機會少。企業外遷,工業園減少,留下的也是茍延殘喘,不斷裁員節流,無經驗無技術的更是無工可打,如何在這里呆,
3、為什么深圳的務工人流量越來越少了呢?
先講下深圳發展歷史:在深圳生活了20多年,也可以講見證了深圳的發展,90年代初香蜜湖這里都是山地還處于剛啟動待開發地區,現在的香蜜湖成了豪宅區,南山更是人員稀少現在發展為大前海打造為金融前沿地,在九0年代初正常編織的內地正式工上班平均每月工資就300元一400左右,而在深圳普通上班人員一個月至少600以上還包吃住,在深圳寶安,西鄉,固戍等有大量工廠,90年代初內地的經濟大多數是比較艱難,人員文化受教育程度大多數不高,小學初中為大多數,能讀高中都已經不錯,原因大多數家庭困難稍微讀點書就跑出來了,深圳廣州都成了外出人員的首選地,在當時90年底初來到深圳每個月能拿600以上一年7000元到一萬,在當時很多家庭來講是不敢想象的事情,90年底萬元戶,不經歷的人是理解不了,所以在深圳大開發時期吸引大批量務工人員來到深圳,在2000年左右深圳的房子每平方米平均也就兩三千,深圳當時的生活和創業成本都很低!從80年代起深圳開發到2019經過近40年代發展深圳務工人員確實越來越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深圳的生活成本大大增加。
現在普通務工人員工資大多數6000到8000左右,兩室一廳的房子在深圳要最低3000以上,扣除生活等開銷所剩無幾,即使在深圳華為這樣的企業剛就職的普通大學生也就一萬多點,有較強專業技術人剛入職能有兩萬左右就很厲害了但對于深圳每平方米六七萬的普通房價來說是杯水車薪,2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二三線城市的經濟也發展強勁,當地政府對就業也很重視,經濟發展水平也較高,在當地就能夠解決就業問題,收入也不低還能在旁邊照顧父母,所以去外地就業包括深圳的吸引力也不高!3現在務工人員普遍受教育程度較高,高中或大學畢業是普遍受教育的水平,就業能力和獨立性都較強,中國目前的家庭經濟都不差,生活至少是小康水平,現在年輕人就業是解決需求問題比如買房買車,結婚等,90年代就業是解決溫飽問題是生存問題,想想生存問題溫飽問題都收到威脅,還有什么苦不能吃,所以90年代20世紀初去外地就業、創業都是能吃苦耐勞的人!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在房價物價生活成本居高的情況下對普通務工人員已經不再有吸引力,但對于專業技術人才和高端人才在一線城市還是有相當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