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問,女兒被河南農業大學錄取,這個學校怎么樣。一、河南農業大學是河南省屬重點大學,在河南的省會,地緣優勢明顯河南農業大學,簡稱河南農大,是河南的重點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家煙草專賣局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分別共建,入選“20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保娣e之大,在河南高校排第三,而且地理坐標省會城市,交通便利,此外在省會城市還能擴大眼界,畢業時來省會高校招生的單位又多,所以地緣優勢明顯。
1、河南地緣格局,河南對中國意味著什么?
河南自古稱中原,是華夏文明發源地之一,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據有其四——洛陽、開封、安陽、鄭州。一部河南的歷史,是承載中華民族五千年沉浮的興衰史,是記錄群雄逐鹿殺伐征討的爭戰史,也是記載先民們辛勤耕耘創造奇跡的發展史,關于河南,有太多太多的東西可以訴說,有太多太多的寶藏可以挖掘。為什么河南在中國古代長期處于領先地位?為什么河南在近代衰落了?為什么河南的存在感不強?為什么河南人特別容易招黑?河南有太多的問題值得挖掘,
本文主要從歷史、地理和經濟發展角度,與大家一道探討河南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居天下之中的利與弊河南自古以來就在中國的文明版圖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鄭州市新鄭縣為黃帝定都之地。大禹分九州,今河南省大部分地區為豫州,現今發掘的偃師縣二里頭宮殿遺址和安陽殷墟遺址,證明在遙遠的夏商時代,河南即為王朝腹心區域。周朝建立,在洛陽建成周以監視中原,東周遷都洛陽,
東漢、魏、西晉、北魏皆以洛陽為都。隋唐以洛陽為東都,延至五代、北宋,遷都開封。自元設置河南江北行省,現代河南輪廓初現,明清河南省地理范圍基本上與現代重合,縱觀五千年歷史,河南之興,得益于居中的地理位置。范雎曾對秦王說道:“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王其欲霸,必親中國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
”如果將中國歷史上三大重心關中、幽燕、江南連線成三角,河南尤其是洛陽、開封的地理位置,大致居于三角形的中心。張衡在《東京賦》中也曾指出,“彼偏居而規小,豈如宅中而圖大”,形象的道出東京洛陽居天下之中,經略四方的地勢之利,從河南出發,北上燕晉,西進秦隴,南下荊楚,東入齊魯,東南至江淮,距離較近,交通條件優越。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以洛陽和其背后的關中為大運河三角的頂點,北連涿郡,南連吳越,將關隴貴族的核心區與舊北齊、南陳故地連接在一起,結束了自三國至南北朝以來長達300余年的南北分裂歷史,有效加強統治,其后延至唐、宋,河南充分利用漕運的優勢,作為帝國的核心有六百年之久。隋唐大運河與長安、洛陽、開封河南之衰,一定程度上,仍是拜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所賜,
河南北、東、東南三面皆是無險可守,為一馬平川的大平原。西部面對的是擁有地勢之利的秦塞地區,向來是關中軍事集團出兵河南,因此歷朝歷代,一旦天下有變,河南必然淪為群雄逐鹿之地。根據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施和金統計,明代以前,河南發生戰爭數量居全國各省份之首,有820次之多,綿延的戰爭帶來的是經濟的巨大損失、人口的大量死亡。
漢末軍閥廝殺、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中唐安史之亂、北宋末年靖康之恥黃河決堤、元明末年農民起義、民國中原大戰等,使得河南在戰爭中都遭受到了慘烈的戰禍,洛陽等名都數次遭到焚毀,數百年積累毀于一旦,王粲《七哀詩》所記戰亂后的景象,“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誠可反映戰禍之后中原千里淪為焦土的慘狀。加之南宋以來,黃河泛濫,經濟重心南移,海洋文明興起,河南在中國的地位進一步降低,
河南四大板塊河南省有16萬平方公里面積,按照區域劃分,可分為豫北、豫東、豫西、豫南四大區域。豫北▼豫北主要有今黃河以北的新鄉、濟源、焦作、鶴壁、安陽、濮陽六市,明代設省,將黃河以北的三府歸于河南,其后各代相沿,有制衡河北之意,防止歷史上河朔三鎮舊事重演,明代將黃河以北三府歸于河南豫北西北側與山西接壤,以太行、王屋山為界,晉高豫低,地勢險要,有太行陘、白陘等險關,沁水、丹河順流而下,從山西攻入河南易,從河南攻入山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