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占用耕地面積在農村蓋房子選址沒那么多講究,很多農民會選擇在耕地上蓋房。孩子已經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級,但是城里房子買不起,村里不讓蓋那要怎么結婚,在農村,房子是農民的第二張臉,很多農民也是想盡辦法把自己的小家經營好,但是現在農村卻不能隨意蓋房、修房了。
1、房子和土地只規劃,一直不拆遷,怎么回事?
規劃與拆遷并不是全是直接對應的,規劃并不一定拆遷,拆遷也不全是因為規劃。造成這種錯覺印象的,是因為我們前幾十年建設水平不高建筑沒多少保留價值,經過拆遷收為國有再包裝開發可以收割巨大價值差,導致這些年我們城市大拆大建的鬧得轟轟烈烈的現象,規劃既是一個動詞表示要改變改善,也是名詞表示為一種理想的城市空間狀態,通常我們看到的所謂藍圖就是一種理想狀態。
規劃的實現需要控制各類建設行為而不會對理想狀態產生負面影響,比如規劃一條高速公路后,沿路范圍內的土地都不得再新增非道路類的建設了,直至高速路的建設實施,這個控制過程還有為近期遠期之分,可能是三五年可能是十年八年,甚至一代人老去還沒動靜,當然這在我國近40年來幾乎不存在,道路范圍以外的建筑如果符合規劃目標則不受限制,至于這條路上的原有建筑在規劃(這里為動詞)之前就已存在且有物權法保護,不會無緣由的拆掉,還需要再通過項目可行性資金籌措社會穩定等多方面的論證,并辦理不少行政許可后才會進入實施階段。
而且現在大部分地區的拆遷多是以征收的形式完成,需要制定征收補償方案征求大部分被征收人的意見后才能正式開始征收工作,往往一個項目上有幾個人堅決不同意就會暫緩擱置,如果被拆遷人要價過高又不是政府重點工程的話很可能就黃了,再次啟動遙遙無期。種種原因都會導致您說的有規劃不拆遷的情況,如果覺得好,請繼續關注我的其他精彩內容。
2、在一些農村里禁止私自蓋房,蓋了就拆,是怎么一回事呢?
現在的農民生活條件好了,手里除了基本開銷也有幾個閑錢了,以前沒錢的時候都是一家幾口人擠在一個小屋子里沒有所謂的私人空間。現在經濟條件寬裕了,可以追求生活質量了,很多農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蓋房子。在農村,房子是農民的第二張臉,很多農民也是想盡辦法把自己的小家經營好,但是現在農村卻不能隨意蓋房、修房了,很多農民朋友對這個政策大為不解,為什么國家全面禁止房屋整頓呢?1影響拆遷補償的公平性現在為了城市建設和發展會占用農村土地也就是所謂的拆遷。
大多數農民都非常渴望拆遷,因為拆遷無論是房屋補償還是現金補償都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目,而拆遷補償的依據就是原先舊房子所占的面積、裝修情況等,所以很多農民為了得到更多的拆遷補償都會在得到將要拆遷的小道消息之前抓緊時間蓋房子甚至再往上接好幾層。我相信這種事在農村屢見不鮮,但是這樣的行為嚴重破壞了拆遷補償的公平性,
2手續不齊全國家不是禁止整頓房屋,而是要在整頓之前到政府有關部門辦理相關手續,經過層層領到簽字蓋章審核后才可以繼續進行施工,不然輕則被迫停工重則立刻拆除。3房子占用耕地面積在農村蓋房子選址沒那么多講究,很多農民會選擇在耕地上蓋房,農民覺得這種現象很常見沒什么大不了,但是國家耕地面積越來越少,如果國家再不明令禁止,未來耕地所占的面積將會消失。
以上三點理由分析起來很有道理,但是站在農民的角度:孩子已經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級,但是城里房子買不起,村里不讓蓋那要怎么結婚?雖然沒有禁止蓋房只需申請經過許可就行了,但是很多農民反應,家里急著蓋房也按照正常程序走了,但是過了一年半載審批也沒有下來太耽誤事兒了!小編覺得國家頒布的政策確實是為了農民著想,但是真正落實到農民身上就變了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