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2月3日-5月4日;夏季:5月5日-8月6日;秋季:8月7日-11月6日;冬季:11月7日-2月2日,都是把全年分成大致相等的四個季節,每個季節3個月,從統計上看,1月份是冷月,7月份是最熱的月份,所以公歷的3、4、5月份是春天,公歷的6、7、8月份是陽歷。
在天文學中,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是四季的開始。中國古書常以立春、長夏、立秋、立冬作為四季的開始。從統計上看,1 月份是冷月,7 月份是最熱的月份,所以公歷的3、4、5月份是春天,公歷的6、7、8月份是陽歷。這種四季劃分更適合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
根據氣候統計:{春季為3-5月} {夏季為6-8月}秋季為北半球的9-11月。一般來說,3-5月是春天,6-8月是夏天,9-11月是秋天,12-2月是冬天。在南半球,每個季節的時間與北半球剛好相反。南半球是夏天,北半球是冬天;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夏天。季節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季節之間的轉換是漸進的。從天文學上來說,季節的劃分是由地球在圍繞太陽的軌道上的位置決定的。當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時間處于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接收到的太陽光不同,接收到的太陽熱量也不同,從而產生季節的變化和冷熱的差異。
3、四季對應的 月份春季:2月3日-5月4日;夏季:5月5日-8月6日;秋季:8月7日-11月6日;冬季:11月7日-2月2日。一年中四季交替出現,四季的變化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也是一個陰陽轉換的過程,一個從另一個變化,量變導致質變。在漸變過程中,立春、長夏、立秋、立冬,又稱“四立”,都是以季節開始的,春天是四季的第一天,一個新的周期開始了。春天代表溫暖和成長,春天,陰陽之氣開始變化,萬物隨著陽氣的上升而萌芽。春天是萬物生長和春耕播種的季節,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無論是中國具有天文意義的四季劃分,還是西方具有氣候意義的四季劃分,都是天文劃分方法,這是因為,春分點、秋分點、春分點和正方點在天文學中都有確切的含義。都是把全年分成大致相等的四個季節,每個季節 3個月,太陽在黃道上運行90度。都不能反映當地氣候的實際情況,用這種方法除以的-0就是四個天文季節。四個天文季節是半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