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的楷書寫得雄強厚重,大氣磅礴,彰顯大唐盛世氣象。上圖為顏真卿楷書經典——《麻姑仙壇記》局部,請各位朋友欣賞,【顏真卿書法特點】1、“顏體”是針對顏真卿的楷書而言,特點是結構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渾厚,挺拔開闊雄勁,顏體楷書是顏真卿人格和時代精神的表達,知道顏真卿的為人和所處時代的特色,便于理解顏體楷書的結體寬博大氣、線條凝重渾厚的原因。
1、顏真卿作字怎么寫?
顏真卿的楷書寫得雄強厚重,大氣磅礴,彰顯大唐盛世氣象。下面,是顏真卿的楷書“作”字的兩種風格的寫法,從法帖上搜集到的,上圖為顏真卿的楷書“作”字的寫法,用筆精道,結構嚴謹,有勢有神,是不可多得的精彩之作!上圖為顏真卿的楷書“作”字又一風格的寫法,用筆老辣,重結構布局,橫不平,豎不直,可謂是神采飛揚,功力十足,有極強的藝術觀賞性。
顏真卿乃中唐時期的書法大家,書法大家就是書法大家,不服不行!上圖中的楷書“作”字,是歐陽詢、虞世南、柳公權和趙俈所書,供題主參考。同是楷書“作”字,其書寫風格都是不一樣的,但有一點可以說明,他們寫的“作”字都是符合楷書書寫法則的。上圖為顏真卿楷書經典——《麻姑仙壇記》局部,請各位朋友欣賞!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2、顏真卿楷書具有什么特點?
【顏真卿書法特點】1、“顏體”是針對顏真卿的楷書而言,特點是結構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渾厚,挺拔開闊雄勁。2、“顏體”由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所創,和柳公權合稱為“顏柳”,有“顏筋柳骨”的說法,顏真卿在書學史上以“顏體”締造了一個獨特的書學境界。既以卓越的靈性系之,境界自然瑰麗;又以堅強的魂魄鑄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豐富的人生育之,
境界自然闊大莊偉了。顏體”是針對顏真卿的楷書而言,特點是結構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渾厚,挺拔開闊雄勁,“顏體”由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所創,和柳公權合稱為“顏柳”,有“顏筋柳骨”的說法。顏真卿在書學史上以“顏體”締造了一個獨特的書學境界,既以卓越的靈性系之,境界自然瑰麗;又以堅強的魂魄鑄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豐富的人生育之。
境界自然闊大莊偉了顏體字的結構特征可以用圓、齊、均、疏四個字來概括,一、齊。顏字多以平正求穩,在書寫時通常將大的部分收縮,小的部分展開,如玄、公二字,便是將其“、”“八”適當收縮,而把“幺”和“厶”放寬,使其上下齊平。二、圓,顏字中的豎鉤都是用轉筆且把轉后的豎畫寫成弧形,如:司、南等字,其實兩字的左邊筆畫組合也微帶弧形。
又如:又字,不但撇捺有弧度,兩筆的交叉處有點低,這就更顯得圓了,三、疏。顏字給給人最大的感覺是疏朗大度,這是因為顏字在書寫時采用了內疏外密的處理方式,如:風、國、彥。這種處理方式正好與其他書體的處理方式相反,其不同尋常的結構實在是正中有險,四、均。在對左右結構的字的處理中,顏體字很少采用大小搭配、正斜相依來取勢,而多采用左右均衡的處理方法,如縣(縣)、領、絕等字,
16大結構特征詳解一、疏、密、大、小字形的布勢筆畫繁多,結構復雜的字,點畫應緊縮些,間距要勻稱,更應注意部位之間的聯系,要寫得不局促又不松散。當密則密,筆畫少的字必疏,遇到撇捺的字,撇短捺長顯示字的舒展。當疏則疏,“川”、“不”筆畫少,應把筆畫分布均勻。字形寫得飽滿、開朗、大方,字形小的字,不能強制寫小,只須把點畫寫得豐滿些,太肥顯得腫,筆畫粗只要把字形,寫得端正緊密,字就可以當小則小。
字小筆畫少也講究字勢,大的字也要在同一方塊字內反映出來,它的間距要求適用,筆畫注意各部位的位置,方能同字密一樣,做到筆畫緊縮、又能開闊方才能當大則大。二、長、短、偏、斜字形的布勢字短的字就是扁,當扁則扁,字寬不能寫得過寬。太寬顯得過扁過大,新格式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這就是它的又一特點。要寫窄它就窄、要寬就寬,
要收攏、寫開闊不受限制。字形狹長的字,當長則長,漢字寧可長不可扁,更不能強制太長,更不能寫得短,新格式觀察:“具”、“食”兩字都是長形字,“食”字更長,新格式在這方面不必擔心,上下接近的邊線一目了然。一個字只有一撇的字斜,同樣要注意重心的平穩,筆畫的起筆支點以中為注意點,多撇的字更要把注意點放在起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