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塔開封北宋鐵塔與西應縣木塔同被譽為天下第一塔,開封鐵塔因其外表全以褐色琉璃磚鑲嵌,遠看似鐵色,加之本身堅固異常,歷經無數次狂風暴雨,依然巍然屹立,猶如鐵鑄,故從元代起民間就稱之為鐵塔。據資料證明,開封鐵塔建于北宋年間,塔高55.88米,已經有九百多年歷史,黃河怎么可能比鐵塔還高嘛。
1、開封鐵塔是哪年建成的?馮玉祥將軍賣鐵塔的故事發生在哪一年?其故事情節又是怎樣的?
開封鐵塔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稱,前身是座木塔,用來供奉吳越國進貢的阿育王佛舍利,后木塔因為打雷起火損毀。于公元1049年重新開工建造新塔,修建大約30年完工,鐵塔并非真的鐵鑄,而是外面的琉璃面磚看上去像鐵,所以民間叫其鐵塔。鐵塔歷經各種自然災害,多次修繕增建,據稱1927年馮玉祥率軍配合北伐軍作戰進入開封市,看到鐵塔破爛不堪,就以自己收養的女兒的名義讓“龍鳳祥”金銀珠寶店莫掌柜收留了鐵塔,重新修葺。
2、開封鐵塔好玩么?值得去看么?
穿越時空的孤雁,孤獨地展翅奮飛,仿佛從現代穿越到千年前的北宋,南來北往中獨自尋覓屬于自己的自由天空,忽抬頭,只見遠處屹立著一座鐵塔,如同天涯逆旅中相遇故知,平添了幾許溫暖慰藉。天下第一塔開封北宋鐵塔與西應縣木塔同被譽為天下第一塔,開封鐵塔因其外表全以褐色琉璃磚鑲嵌,遠看似鐵色,加之本身堅固異常,歷經無數次狂風暴雨,依然巍然屹立,猶如鐵鑄,故從元代起民間就稱之為鐵塔,
鐵塔因其卓絕的建筑藝術而聞名遐邇,是開封市的象征。天下第一塔石碑安放得十分奇特,造型是由一條鰲魚銜著,或者說是將碑石整個兒堵在鰲魚嘴里的,當年戰爭時期日軍錯把它當成了碉堡而經受了炮轟,現在鐵塔已經有些傾斜。鐵塔低下的門只有半人高,大概60cm吧,很小很矮,但是確是可以攀登到頂部的,鐵塔前身是座木塔,系北宋著名建筑學家喻浩在公元989年,為供佛祖釋迦牟尼佛舍利而建造。
鐵塔走了一圈,13層的高度,八角閣樓式,綴有銅鈴,風輕輕吹,銅鈴輕輕晃動,心情忽然間就安靜了下來,鐵塔外壁鑲嵌的花紋磚有五十余種,花紋圖案包括飛天、降龍、麒麟、坐佛、玉佛、菩薩、獅子、伎樂、等。古汴京八景之一就有鐵塔行云,站在塔頂,如置身世外,飄飄欲仙,詩云:浮圖千尺十三層,高插云宵客倦登。瑞彩氤氳疑錦繡,行人迢遞見觚棱,
半空鐵馬風搖鐸,萬朵蓮花夜放燈。我昔憑高穿七級,此身煙際欲飛騰,好遺憾沒有上到塔頂。走進這里,仿佛走進了一個神奇的世外桃源,優雅別致的風景美不勝收:那高大挺拔的參天大樹、郁郁蔥蔥的綠色草坪、含苞待放的荷塘蓮花、造型各異的盆景、碧波蕩漾的鐵塔湖水,還有那高聳入云的千年鐵塔、雕欄玉柱的亭臺樓閣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身臨其境,頓覺心曠神怡,
藕香池里的花各種各樣,五花八門,有紅色的、黃色的、粉色的,也有淡紅色的、嫩紅色的,還有紅白相間的,花瓣有大的、有小的,有長的、有圓的,應有盡有。一陣清風吹過,那翠綠的藕葉掀起綠色的波浪,空氣中散發出幽幽清香,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池的荷花真的與眾不同,整個荷花池里花團錦簇,碩大的荷葉青翠欲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真實寫照。
看,那池荷葉,有的像一把把撐開的雨傘,有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有的像一把把小扇子,透過荷葉的空隙,只見一根帶有刺兒的荷梗在水面上昂首挺胸。蓮花的葉子都突出在水面上,在那纖細的莖的支持下,于微風中翩翩起舞,那碧玉托盤似的大荷葉上,滾動著一顆顆晶瑩的珍珠。那白中帶紅的荷花,在微風中搖曳,顯得鮮嫩純潔美麗,
在鐵塔有荷花攝影展,隨翻拍了幾張專業攝影師拍的荷花照片,真的是好棒,瞬間覺得自己都不敢抬相機了。我在這里流連忘返,蕩漾在花間草叢之中,游覽于花壇花圃之間,轉過第一塔石碑就是極樂世界牌坊,我再一次來到了鐵塔旁,對他久久凝視:鐵塔如筍、似劍,修長挺拔,飛檐凌空,是我國現存琉璃塔中最高的一座,也被稱為中原第一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