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1931年誕生的省立教育學院,此后歷經湖北師范學院,湖北省教育學院,湖北省教師進修學院,湖北師范專科學校。湖北科技學院是我母校也跟我一點關系沒有2011年畢業,當年學校改名“湖北科技學院”所以我就一向戲稱我們是咸寧學院的最后一屆畢業生你問的怎么樣。
1、為什么湖北擁有那么多高校?
歷史地位,一直是焦點!首先,武漢在清政府時就有五國租界,吸引來一批國外人士居住,因此產生了一定的世界交流,引導了武漢被動發展商業和工業!清政府索性把武漢作為工業發展的基地!其次,到了民國時期,武漢有武昌漢口兩個直轄市!發展力持續跟上!然后,解放后中央政治局中南局就在武漢,這讓武漢的政治地位的上升和經濟地位的上升進行多重上升!洋務運動,開辦學校之處!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為了對抗西方國家的科技,也為了強大清政府的軍事科技和國防科技,大力改造舊式書院、創辦新式學堂。
于1893年創辦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起,后又相繼創建了農務學堂、工藝學堂、師范學堂、政法學堂、兩湖大學堂(原兩湖書院)等,直到今天,如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武漢音樂學院等都是從他所創辦的學校一直延續下來的高校!解放后的國家定位新中國成立之后,國家給予武漢的發展定位是中部的區域中心,是近代工商業的發源地之一,新式學堂林立!再加上地理位置原因,湖北九省通衢,武漢居于長江邊,水運發達,交通便利。
因此,國家調集了很多資源來發展武漢,包括很多其他高校的院系資源,拆分進入武漢的大學里面!國家想借此武漢發展,以此帶動中部地區發展,想把武漢做成一個輻射點!我舉個例子:華中師范大學,前身是本地的華中大學和河南遷過來的中原大學師范科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前身是河南中原大學和一堆中南區高校的法商科系。等等確實有點多,我算了算有十幾所武漢的大學,都有外面的院系插進來的!,
2、武漢,南京,西安為什么那么多高校?
這三座城市,高校云集,現在來說,都屬于所在省份乃至于全國著名的高教城!但形成的原因卻各不相同。先說南京,眾所周知,它是民國時候的首都,而我們國家的大學教育,基本上是在清朝末年開始興起,但民國時候,有了很大的發展。目前的985高校南京大學,在民國的時候,是亞洲第一高校,雖然說新中國成立以后,原本實力雄厚的南京大學,在1952年的國內高校院系大調整時候,被調整得七零八落。
但不得不說,這種調整,它也是有好處的,目前江蘇省內很多的知名高校,乃至于國內很多知名高校,都有著南京大學的身影。一鯨落萬物生,用來形容南京大學不是很合適,但目前江蘇省內的眾多名校,基本上都和南京大學有著密切的關系,來看一下南京大學52年調整時候,調整出去的院系。1、工學院部分院系--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2、工學院水利系--河海大學3、工學院化工系--南京化工學院--南京化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4、師范學院--南京師范大學5、農學院--南京農業大學6、農學院林學系--南京林業大學7、南京大學氣象工程系--南京氣象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這是目前還在南京的,就有七所,
而這七所高校,它的建校基礎,就來源于南京大學。外遷的相關院系:8、商學院--上海財經大學9、工學院航空系--華東航空學院--西北工業大學(西安)10、醫學院--第五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11、工學院食品工程系--無錫輕工業學院--無錫輕工業大學--江南大學(無錫)12、工學院農業機械系--江蘇工學院--江蘇理工大學--江蘇大學(鎮江)13、法學院--華東政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上海)14、金陵大學影音部---中央電影學校---北京電影學院15、中央大學醫學院--上海醫學院--上海醫科大學--復旦大學醫學院16、工學院電子工程系有線電部分--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成都)17、國立中央大學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客觀點說,如果南京大學不是在1952年的院系大調整中,大傷元氣,所謂的清北,和它比起來,只能是個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