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粵東西北區域經濟發展潛力,事實上應是粵東與粵西的比較。占全省近70%面積和近一半人口的粵東西北產生的GDP只占全省的17%左右,各地的人均GDP無一超越全省均數,甚至無一達到全國的平均數,加速發展粵東西北是廣東省的當務之急,從現在的經濟發展水平來看,除了珠三角,粵東西北發展明顯滯后。
我外侄子就在廣東粵北某地級市市直當公務員,2017年才考進去的,目前還是一級科員。這個市我們也去過幾次,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氣候緩和,適合宜居,據外侄子說,他們市直一級科員每月打卡工資大概4500元,雙邊公積金大概1600元,年終績效獎、精神文明獎等20000元,上述三項加起來,一年總收入大概為93000元。
當地房價比較高,市中心較好地段的學區房每平米大概8500元,買一個100平米左右的房子,首付三成26萬,如果沒有家中大力支持,一個農家子弟公務員想要買房,必須攢錢5年以上。還好,我外侄子考上當地公務員后,其父母就為其市區首付了一套120平米的小四房,每月房貸4000元,公積金每月劃扣后,還需還貸2400元,
2、廣東省除了珠三角,粵東西北哪個地區比較有潛力?
廣東省有21個地級市,以廣州為中心劃分為粵中即珠三角、粵東、粵西和粵北四個區域。從現在的經濟發展水平來看,除了珠三角,粵東西北發展明顯滯后,占全省近70%面積和近一半人口的粵東西北產生的GDP只占全省的17%左右,各地的人均GDP無一超越全省均數,甚至無一達到全國的平均數,加速發展粵東西北是廣東省的當務之急。
比較粵東西北區域經濟發展潛力,事實上應是粵東與粵西的比較,粵北因是山區并且地處內陸遠離海洋,作為珠三角的生態屏障,不好、也不能搞大開發,因此不能與其它區域去PK。粵東與粵西的比較,其實就是潮汕城市群與湛茂都市圈的比較,更是各自中心城市汕頭與湛江的PK,廣東東部發展在于汕潮揭的同城化,汕頭、潮州、揭陽三市本是一家人,統稱潮汕,汕頭更是本地區近代以后的龍頭,是粵東、贛南、閩西南一帶的重要交通樞紐、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華南之要沖,粵東之門戶”的美稱。
2018年汕潮揭三市的GDP總量為5731.5億,人口總和1450萬,另有1000萬的華僑華人,粵西位于北部灣經濟區,面向東盟,毗鄰海南和廣西。2018年湛江和茂名合計GDP為6099.6億元,人口1340萬,從目前發展來看,粵西的經濟似乎要好于粵東,但潮汕地區民營經濟應該更為發達,百姓的生活質量會更高些。
汕頭貴為國家經濟特區,非常遺憾不但沒能帶動周邊城市的發展,甚至連自身發展也不怎么樣,的確比較尷尬,潮汕人歷來就會做生意,現在廣東各地大到連鎖大商超小到士多店,基本上潮汕人的天下,潮最為代表的是李嘉誠、馬化騰、黃光裕先生等。但潮汕人骨子里“重商輕工”的傳統意識,多喜歡做貿易,不太愿意開工廠,制約了潮汕的發展,
潮汕人普遍有“賺快錢”的想法,改革開放后,沉沉浮浮,使潮汕這一風水寶地發展明顯滯后于其它地區。隨著汕潮揭一體化、同城化的推進,發揮三個城市所長、分工合作的協同效應,抱團取暖,抱團發展,做好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