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會利用自己中原腹地的區位優勢,交通樞紐的有利地位成為全國商品集散地,歐亞大陸橋的開通讓河南直通歐洲,航空港的建設更是拉進了河南和世界的距離。但河南農業大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定位也會對河南第二產業的發展受到土地資源瓶頸的制約,即便如此,身為河南人仍會思河南,憂河南,關注河南的發展,并對河南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1、河南十年后會發展成什么樣?
河南目前經濟情況2017年統計:1.人口基數全國第三(廣東、山東、河南)。2.GDP全國第五(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3.工業總產值全國第四(江蘇、山東、廣東、河南)。4.農業總產值全國第二(山東、河南),河南目前教育情況2017年統計:1.高校總數全國第四(江蘇、廣東、山東、河南)。2.已有大學生總人數全國第五(廣東、江蘇、山東、北京、河南),
3.全國高考考生報考總人數全國第一(河南、廣東、四川)。4.全國高考錄取總人數全國第一(河南、廣東、山東),5.全國高考本科錄取總人數全國第一(河南、廣東、山東)。6.全國高考第一批次本科錄取總人數全國第三(廣東、安徽、河南),7.全國高考名校錄取難度系數全國第一(河南、山西、江蘇)。8.全國高考文理科分數線皆為全國第七(理科,湖南、江西、安徽、廣東、河北、湖北、河南,
文科,湖南、江西、湖北、廣東、山西、河北、河南)。河南目前陸地交通狀況2017年統計:1.全國已通高鐵城市總數排名第二(廣東、河南、廣西),2.截止2017年底高鐵運營里程全國第二(遼寧、河南、河北)。3.全國各省高速公路總里程全國第四(廣東、湖北、河北、河南),4.全國各省汽車保有量第三(廣東、山東、河南)。
由上述數據分析,河南在2018年之前總體來說各個方面還是比較突出的,由于各方面基礎相對山東、江蘇、浙江、廣東、湖北、四川會弱一些但是,河南近些年的發展速度是極快的,而且省內各地市各具特色非常均衡。可以看一下其他省的情況,GDP第一名的廣東省,超過2000億的有11個,但是廣州深圳的體量是非常龐大的省內各地市差距較大,
第二名江蘇省,超過2000億的有13個,屬于極度均衡大滿貫,相鄰名次的城市之間差距都不是太大。第三名山東,2000億以上有16個,也是極度均衡的,第四名浙江省,2000以上有8個。第五名河南省超過2000的有12個,第六名四川省21個各級地市,超過2000的只有2個,第七名湖北17個各級地市,超過2000的只有3個。
從這個數據不難看出,河南省的發展狀況與前四位相似的就是各地市發展較為均衡,未來城市的發展,不可能一家獨大,必須各個省的各個地市都有相應的經濟增長點。只有這樣,一個省的經濟增長才會有更加充足的動力,所以,河南較四川和湖北,具有更大的增長潛力和動力。除此之外,國家政策由改革開放初期向東南沿海傾斜,逐漸轉變為一碗水端平,個別點水,
意思是,從大的政策來說,大家都逐漸持平了,個別特殊戰略布局的城市,可能會多加照顧。這樣以來,由于東南沿海的優先發展,使得與內陸各地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人工成本增高,粗狂型制造業成本越來越高,需要轉變為高效率高技術高科技的制造業和第三產業,這就意味著失業率會上升,區域內人均收入水平差距越來越大。
而很多生產型企業會逐漸像內陸遷移,富士康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內陸地區各省市,在政策反傾斜的扶持下,會擁有一個快速發展的歷史鍥機,另外,隨著國家整體發展水平的飛躍,戰略布局的調整,航空物流的飛速發展,產業結構的轉變,東南沿海在地理位置上的優越性會逐漸降低,因此基本可以斷言,河南省在未來10年后勁十足,四川和湖北與河南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甚至連湖南都很有可能會逐漸超過湖北和四川。
2、現在的河南是怎樣的一個狀態?
施一公教授老家是河南的,提到河南他是這樣說的:河南之于全國就像中國之于世界。他給了河南一個粗略的定位,隨著中部崛起戰略的展開和實施,上升期的河南,仍處在大而不強的尷尬境地,雖然經濟總量全國第五,但全國最低工資的頭銜也讓河南人汗顏,更讓大多數河南人感受不到發展帶來的雨露甘霖,我們甚至懷疑,亮眼的數據是不是某些人吹出的肥皂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