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政府去建醫院,是不大愿意的。光頭哥認為政府建學校還是很樂意的,而建醫院卻很不樂意,學校建得多,既顯示政府對教育的重視,又增加了買房人,增加了政府收入,近年來看到的一般都是創建二級醫院,依托原有影響力醫院品牌與專家建分院,通知分院培訓醫生護士,最終申報三甲。
1、貧困建房政府扶持多少錢?
首先,我們要清楚什么樣的家庭才算是貧困戶?其實我國在每個年份都有一個貧困線標準,2018年的貧困標準3535元/年,也就是說,年收入低于這個數的家庭人口統稱為貧困人口。這樣的人員,國家有一定的關照事項,如建房就會有一定的扶持,貧困人口在生產生活中,均受到社會與國家的關心與關注,對于那些居住在危房中的貧困人口,對于自身的安全與冷暖都得不到保障,為了讓這樣的人群也能“居者有其屋”,并且住在安全、寬敞、衛生的房子內,國家出臺了不同的建房補貼標準,不同地區的補貼也不盡相同,請看下圖:對于這樣的一個補貼的申報,是有一定條件的:1.該貧困戶必須是當地農民;2.在政府的摸底調查中,該貧困戶是被調查的危房戶;3.必須是屬于被認定的五保戶、貧困戶、低保戶等低收入人群的任意一種類型。
只有滿足了以上四點,才能申請貧困戶的建房條件,缺少其中一項是可能被駁回的,那么,對于危房的等級與補貼的對象有相關的標準嗎?答:有!還很嚴格!以上的截圖中,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同等級的補貼對象,給予相應的建房標準。您屬于哪一類,可以一目了然查找到自己能補助多少錢了,我的一位親戚在去年申請貧困戶建房,其子女均在市里打工,家人的年均收入在2萬元左右,雖然他是一個單親父親,撫養了兩個孩子,而且他還有心臟病的癥狀,住的房屋也是70年代的老房子。
2、既然城市學位緊缺,醫院緊缺,為什政府不多建學校?不多建醫院?
光頭哥認為政府建學校還是很樂意的,而建醫院卻很不樂意,先說建學校的事。1.學位的需要16年之前我們縣城中小學,每班人數都達到90人左右,嚴重的影響了教育教學工作,而且學位是越來越緊張,為了達到小班化教學,縣里近十年建了十多所中小學校,單是今年秋季,就又有兩所中學,一所小學投入使用,學位緊張問題,到今年下期應有極大的緩解。
2.城填化建設的需要,城市要發展,必須要增加人口,現在農村的教育資源,可以說是相當的差,于是很多人就把小孩送進城讀書。為照顧小孩讀書,父母也進城找工作,有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就讓爺爺奶奶來照顧孩子。為了讓孩子有個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賺到錢的就在城里買房,來城里安居樂業的越多,這個城市就越發展。城市發展了就需要更多的學校來接納這些進城人員的子女讀書,
2.政府創收的需要。政府沒有錢,怎么去搞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搞不好,城市發展就是一句空話,錢從哪兒來呢,我們都知道政府收入的大頭都是來自賣地。而學校周邊的地又是非常搶手的,新建一所學校,周邊就會紅火起來,地就好賣了,價也貴了。更重要的是開發商還愿意買,因為學區房的房子既好賣價還高,政府稅收又增一大塊,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學校建得多,既顯示政府對教育的重視,又增加了買房人,增加了政府收入。而要政府去建醫院,是不大愿意的,建醫院投入大而收入少。說白了,醫院總是要死人的,人都不太愿意住醫院附近,開發商建了房,沒人去買,他會去開發嗎?沒人開發,地怎么賣高價,而且周邊設施還得投入很多,賣力不討好的事誰愿意做呢。這就是光頭哥的理解,
3、建一所三甲醫院大概需要多少錢?維護成本高嗎?
建三甲醫院應按床位算規模算投資,按800-1000床位的一般水平硬件至少50億,職工1500-2000人,運營費用前三年平均需3-5億的補貼,一般三年后可達到平衡才有營利。建三甲醫院硬件好解決,專家團隊招聘建設不容易,有錢也不一定招到!近年來看到的一般都是創建二級醫院,依托原有影響力醫院品牌與專家建分院,通知分院培訓醫生護士,最終申報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