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相互保承擔了一定的費用,但是還是應該繼續堅持。相互保既然是用的公眾資金就應該給公眾一個明示,私人的籌款有些還會給大眾公示用款,況且相互保那么大公司,需要取信大眾,由此目前馬云推出的相互保產品雖然收費教剛開始的時候有所增加,但是總體上還是在可承受范圍之內,特別是針對剛畢業的小年輕,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購買保險公司動輒幾千幾萬的保險產品。
1、相互保分攤越來越多,該退出嗎?
相對于個人,每月幾元錢能換來三十萬的保障確實劃算。相信參予的人也會安慰自己權當作善事,但幾千萬人每月眾籌總額是可觀的,善款是否發到真正需要人手中?金額是否準確?總額8%的管理費(一個月幾千萬)怎么運作?相互保既然是用的公眾資金就應該給公眾一個明示。私人的籌款有些還會給大眾公示用款,況且相互保那么大公司,需要取信大眾,
2、相互保分攤金額賬單7塊錢,還有必要繼續分攤嗎?
雖然相互保承擔了一定的費用,但是還是應該繼續堅持。、如果按照一個月5元的費用來算,一年也就60元支出,這個費用和市面上各個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來對比,相對成本會比較低,同時螞蟻金服敢于對傳統的大型企業發起挑戰,相信它的服務、項目都會相對較好。大家還記得幾年前馬云說過:“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這不是一句空話,馬云也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后續相繼出現了余額寶、網商銀行、借唄、花唄等產品,
這是一種慶幸也是一種悲哀,迫使銀行進行自我審視,在劇痛中改變。當時余額寶存款突破萬億大關的時候,那些銀行的大佬應該是徹夜難眠,平時可能因為保險客戶經理的死纏爛打拉人頭式的營銷手段感到苦惱和反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保險在關鍵時刻確實能夠緩解大家的經濟危機。花點小錢買個保障還是非常的有必要,由此目前馬云推出的相互保產品雖然收費教剛開始的時候有所增加,但是總體上還是在可承受范圍之內,特別是針對剛畢業的小年輕,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購買保險公司動輒幾千幾萬的保險產品。
3、相互寶7月第二期出了,要幫助496人,分攤1.48元,這個分攤會再多嗎?
今天看完這個帖子,果斷的退了,當時加入的本意就是自己能得保障,還能幫助別人,更何況一點微薄的投入也不算什么,但現在看來,這個投入有點芝麻開花節節高了,我加入的時間不長,里里外外也不到十元錢,但是看了看,加入這個團隊的有上千萬人,如果人人都十元的話,那也上億都有了,想想真可怕!我喜歡看的慈善家,或者是保險公司是慈眉善目的樣子,但如果看見的是血淋淋的大口,白森森的利齒,我會感到很恐懼的。
4、相互保分攤越來越多,大家覺得還有必要加入下去么?里面的錢到底如何了?
前幾天退出了,這個平臺本意是好的,但是上個月分攤金額明顯增多,看了一下公布的受捐名單,發現好多都是甲狀腺癌,獲賠30萬,身邊有朋友也是這個病,坦白說甲狀腺癌的治愈率很高,費用也低很多,朋友花了都沒有10萬,而且感覺應該很多人是打折擦邊球帶病投保,反正自己是買的商業險,100萬醫療+重疾,感覺暫時也夠了,作為互助計劃如果不能保證公平公正,那么很快就會淪為雞肋,當初水滴籌,輕松籌出來的時候我就說過,只能確保確實生病,不能保證是真的無錢治病,導致很多人明明有錢,也有去籌一下,身邊有親戚就是,女兒兒子家庭年收入加起來近百萬,第一時間也是去平臺籌一下,美名其曰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能不花自己的錢最好,所以自己從來不會在這種平臺捐款,支付寶的相互寶如果不能解決公開透明,并且把錢給到真正需要的人,那么我是不愿意參與的,人要有憂患意識,每個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買單,所以自己寧愿選擇商業保險,也不會寄希望于互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