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經濟的快速增長,中牟的房地產業發展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作為鄭州城區的后花園,眾多的鄭州置業者、投資客以及開發商將目光投向了這個以前不被人關注的鄭州新區。所謂兩翼其中的一翼便是將鄭州西區常西湖一帶建設成為中央文化區,對滎陽的撤縣改區也說明了鄭州在變大的同時并不是一味的發展東區,而是側重東區,向四面擴展,而鄭州西區距離鄭州南北中心軸也是近在咫尺。
1、鄭州在未來十年,哪個區域的發展會更好?
鄭州未來十年哪個區域會發展的更好?老實說,我希望每個區域都可以發展的很好。關于鄭州幾句話簡單介紹下:鄭州是河南省省會,2017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復函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下轄6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1個縣,2018年鄭州市GDP破萬億元,正式邁入萬億俱樂部。剛剛發布的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等榜單,
河南省上榜6縣1區。其中綜合實力百強縣榜單鄭州市有新鄭、鞏義、滎陽上榜,綜合實力百強區有鄭州二七區,那其他區呢?鄭州航空港區有國家政策支持,現在正是發展的如火如荼。而鄭東新區也是有省里市里的支持,還有法律法規來支持整個城市規劃按照既定目標發展,目前來看東區發展也是很不錯,同時還有自貿區的加持。西邊中原區市政府所在區域,現在有常西湖新區的大力投入發展,未來應該也是不錯的,
2、滎陽和新鄭發展前景怎么樣?
一個位于鄭西,一個位于鄭南,究竟哪個發展更好?根據《新鄭市城鄉總體規劃(2016-2035)》,緊密結合鄭州主城區的南向發展趨勢和航空港區的西向發展趨勢,以“中心帶動、廊帶貫穿”為策略,新鄭市域將形成“兩主四副,三片五帶”的城鄉空間結構。“兩主”為中心城區、龍湖;“四副”為薛店、辛店、郭店、孟莊,“三片”為北部臨鄭組團、南部臨港組團、中部生態組團;“五帶”為沿鄭新公路、京港澳高速、321省道-102省道、323省道和107國道連接線形成三橫兩縱的交叉城鎮發展帶,
目前,新鄭市的龍湖和孟莊區域已經可以依托地鐵2號線組織短程公共交通;規劃中的地鐵還有地鐵7、16、18號線,交通方面規劃清晰,便于出行。在產業方面,中心城區形成現代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特色,龍湖形成科教、商貿、生產服務特色,產業類型比較多樣,綜合來看,新鄭市依托龐大的交通運輸體系,在發展物流業和居民日常出行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生態方面依托辛店森林山地生態區、雙洎河與黃水河流域生態區、十七里河與十八里河生態區和大棗果林生態區四大區域,能夠有效改善居住環境,根據《滎陽市城鄉總體規劃(2018-2035年)》,規劃打造滎陽市“一心、三點、五軸、五區”的網絡化城鎮發展格局。一心即滎陽城區作為滎陽市域范圍內的中心城市,是市域發展的主中心,
三點:廣武、高山和賈峪三個新市鎮,是市域發展的次中心,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支點。五軸即包括金水大道、S229、滎澤大道和滎新路、大河路—S312、新G310、S233,當地交通主要以鐵路、高速公路、干線公路、城際軌道交通為骨架。目前,滎陽市的地鐵線路規劃6、8、10、21號線,與鄭州主城區互聯互通,在產業方面規劃依托新材料、先進制造業和健康產業基地,其中滎陽西南部規劃旅游業類小鎮,依托當地的山水資源,形成獨特生態環境。
在《滎陽市綠地系統專項規劃(2018-2035)》中,按照規劃,到2020年,滎陽的公園綠地總面積將達到619.2公頃,折合約9288畝;到2035年,公園綠地總面積將達到1237.9公頃,折合約18568.5畝,因此,未來滎陽將在生態建設及旅游業方面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綜合來看,新鄭發展的主導方向是交通及物流業,目前住宅項目布局已經比較豐富,生活配套更加完善一些,
3、鄭州西邊的發展前景如何?
感謝邀請,鄭州西邊的發展是非??捎^的,除鄭東新區外,西區也會首先承接鄭州的優勢資源。先看鄭州的總體規劃在2018年鄭州啟動了到2035年城市規劃,準確的來講,是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其中就有“一心兩翼”,加快新鄭、中牟、滎陽撤縣改區的規劃,所謂兩翼其中的一翼便是將鄭州西區常西湖一帶建設成為中央文化區,對滎陽的撤縣改區也說明了鄭州在變大的同時并不是一味的發展東區,而是側重東區,向四面擴展,而鄭州西區距離鄭州南北中心軸也是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