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深圳更會吃、玩,上海更注重外表吃在深圳,穿在上海。上海和深圳都會有回南天,潮濕的時候比較難受,深圳2022年地鐵通車里程為560公里比現在286公里翻一倍,但深圳面積不到上海1/3,這樣在深圳坐地鐵會比上海便捷,個人感覺深圳夏天比較舒服,經常會有海風徐徐吹來,上海和北京的夏天要比深圳炎熱,但是深圳的熱天要比較長。
1、深圳、上海和杭州,哪個適合終老?
如果說適合終老,那我覺得一定是杭州。因為終老,必須要把工作發展和生活兩方面都考慮到,深圳和上海都是老牌一線城市,從眼下來說,杭州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相對而言,發達的城市講求效率,節奏快、生活成本高,壓力自也更然大。況且,這幾年杭州的經濟增速非常快,2017年前三季度GDP總量9018.00億元,同比增長8.3%,發展勢頭很猛,在全國的新一線城市中,排名處在前列,
杭州是創業者的天堂。有阿里巴巴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企業,帶動了一大批互聯網創業公司,就業的機會自然不少,加上對高端人才的一系列優惠政策,讓杭州對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去年杭州海歸人才流入占比居全國第一。2016年成功舉辦G20峰會,讓杭州成為了全球矚目的焦點,走向國際舞臺,2022年,亞運會也將在杭州舉辦,未來,杭州的發展機會勢必會更多。
杭州更適合生活,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生活品質之城、東方休閑之都,杭州有“三江兩湖一山”(錢塘江、新安江、富春江,西湖、千島湖,天目山)國家級風景區,西湖、斷橋、龍井這些風景勝地更是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地理環境得天獨厚。還有大大小小幾十家博物館,大部分都是免費對市民開放的,
2、上海和深圳哪個城市適合去打拼?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海就是一個生動例證,上海是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和長三角地區合作交流的龍頭,可能在一些創業指數得分上,上海落后于深圳和北京,但從長三角的城市群來看,遠遠要高于京津冀,在京津冀這個都市圈里面,除了北京其他的城市,創業氛圍都顯得很一般,而長三角除了上海之外,南京,杭州,蘇州,寧波這些城市都適合創業,不管是重資產還是輕資產,不論是新興行業或是傳統行業,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甚至比珠三角整體的環境要好很多。
深圳的創業環境在國內數一數二,深圳是全國中小民營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更是為大眾創業帶來了井噴式發展的良機,各種處在初創期的創業者對創投有巨大的需求,目前深圳共有創投機構1.5萬家,注冊資本金超過1.1萬億,深圳將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打造“創投之都”建設成為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創新之城,創業之城,創富之城,
3、上海和深圳有何區別?
一、上海更宜居深圳6月已經進入悶熱天氣,晚上入睡要借助空調,出門發愁,回家滿身汗水。上海則是涼爽徐風,濕氣不大,甚是愜意,二、深圳更加包容深圳屬于發展和建設的城市,來自五湖四海,不同階層的人都在為城市做貢獻,深圳原住民并不是主體,相對上海,更愿意接納新的成員,不喜歡弄小圈子排斥外人。三、深圳拼勁更足在深圳打拼的人,有種華為和騰訊精神,接受加班意愿高,
反觀上海,按時打卡下班回家陪伴家人群體反而是主體,這種特征與上海“作”的文化相關。四、深圳更會吃、玩,上海更注重外表吃在深圳,穿在上海,粵菜和早茶為何出名,在深圳能明顯感受到,深圳夜生活也相對更加熱鬧。上海的穿著很得體,也很好地保護好自己的虛榮心或體現了自己的身份,五、深圳創新氛圍更加濃厚深圳市政府愿意贊助100萬扶持高新技術小微企業,在上海,則主要是一些孵化機構才提供一些場地和軟件的支持,顯得相形見拙。
深圳的電子科技產品如此豐富,我想這與政府的扶持力度緊密相關,六、上海高更有底蘊上海的陸家嘴、南京路、人民廣場、淮海路讓上海這座國際都市顯示出歷史的烙印,深圳的繁華更多是在說明這座城市追求高速發展的浮躁。七、深圳無法超越上海上海的國際地位、地理位置、高端金融業是深圳可望不可即的,再說以華為、中興為首的企業準備撤離香港,也在向深圳的發展發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