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céngjǐhéshí:曾:曾經;幾何:多少;時:時間.才過了多少時間.指時間過去沒有多久.zēngjǐ:表示人名曾幾,即曾畿(1085--1166),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曾幾何時:céngjǐhéshí:曾:曾經;幾何:多少;時:時間.才過了多少時間.指時間過去沒有多久.zēngjǐ:表示人名曾幾,即曾畿(1085--1166),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
《卜算子詠梅》出自1958年。《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此詞的目的主要是鼓勵大家蔑視困難,敢于戰勝困難。毛澤東借詠梅來言志,鼓舞廣大的無產階級人民群眾,鼓勵他們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樂觀主義精神
這首詞的寫作年代難以確定。有人認為寫于乾道二年后陸游隱居山陰的四年之中③,不知何據。朱東潤《陸游選集》④中認為可能作于乾道九年,但未確定。夏承煮、吳兆和《放翁詞編年箋注》⑤中未編年
3、曾幾的讀音是什么?曾幾的讀音有兩個,分別是:céngjǐ和zēngjǐcéngjǐ:意思是曾經多少。曾幾何時:céngjǐhéshí:曾:曾經;幾何:多少;時:時間.才過了多少時間.指時間過去沒有多久.zēngjǐ:表示人名曾幾,即曾畿(1085--1166),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南宋詩人。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其詩的特點講究用字煉句,作詩不用奇字、僻韻,風格活潑流動,詠物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