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深圳都被看作創業者的天堂,無數懷揣著公司夢的內陸青年紛紛南下,在這里開創并耕耘自己的事業,期待有一天能在這個國際大都市分到一杯屬于創業者的香噴噴的羹。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畢業后選擇來到深圳這個年輕自由,活躍開放的新都市開啟自己的社會生活,當然,其中很大一大部分是奔著深圳的知名企業而來的,可是,也有一小部分的大學生看中了深圳獨具優勢的創業環境,選擇畢業后來深圳創業。
1、在深圳做互聯網的機會在哪兒?
謝謝邀請。坦率說做互聯網這個題目太大,所以反復看了問題的說明部分,如果以電商角度,當前確實紅利期已過,利潤空間被巨頭收割。包括下一個風口智能應用,底層技術包括數據資源也被巨頭們占有,電商做為互聯網的使用者,處于被動地位,只能無奈的說:與時俱進。至多加一句,靈活運用互聯網思維,把握互聯網底層功能進步,圍繞服務前置、參與感、互動體驗,站在消費者角度,重組電商服務與變現模式,
但順著主題“在深圳做互聯網的機會”,以互聯網行業創業者角度而言,智能應用方興未艾,機會大把。張一鳴以智能推薦機制造就了頭條,就是很好的智能應用案例,三年前我剛接觸到就琢磨其推薦基理,搞清之后,就有了諸多聯想。其中之一,就是反向運用人工智能搜索,實現從消費端出發直通制造商的橋梁,詳細討論我發在今天發表的文章里。
2、破產后負債累累,現在在深圳,有好的創業想法,沒有資金!怎么辦?
這個問題有普遍性,我是一名創業者,也是人在深圳,選擇回答,破產后負債累累,現在在深圳,有好的創業方法,沒有資金,怎么辦?我提幾點建議。一,搭建人脈一個破產創業者,要想東山再起,首先要做的就是搭建朋友圈,我們有個創業者聯盟,可以申請加入,二,創業想法只要有好項目,搭建好人脈,就不用擔心沒有資金。創業者考慮好創業項目,資金是投資人的事,
3、大學生在深圳創業,能申請到什么補貼?
一直以來,深圳都被看作創業者的天堂,無數懷揣著公司夢的內陸青年紛紛南下,在這里開創并耕耘自己的事業,期待有一天能在這個國際大都市分到一杯屬于創業者的香噴噴的羹。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畢業后選擇來到深圳這個年輕自由,活躍開放的新都市開啟自己的社會生活,當然,其中很大一大部分是奔著深圳的知名企業而來的,可是,也有一小部分的大學生看中了深圳獨具優勢的創業環境,選擇畢業后來深圳創業,
深圳市政府為了鼓勵更多的高校畢業生來深創業,也發布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具體如下:(1)稅收優惠:持人社部門核發《就業創業證》的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創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的,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2)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對符合條件的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可在創業地按規定申請創業擔保貸款,貸款額度為10萬元。
鼓勵金融機構參照貸款基礎利率,結合風險分擔情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對個人發放的創業擔保貸款,在貸款基礎利率基礎上上浮3個百分點以內的,由財政給予貼息,(3)免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畢業2年以內的普通高校學生從事個體經營(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4、如果去深圳創業,做什么方面的比較好?
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并且在深圳創業做過互聯網項目的前輩(LOSERINSHENZHRN),也許可以告訴你,以你的專業背景和積累,可能自媒體是一個OK的方向,但是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合適的自媒體創業時機了。今天,微信公眾號的紅利已消耗殆盡,根據《2017年中國微信500強年報》報告,公眾號整體平均閱讀數下降了24%,
內容同質化、用戶審美疲勞、短視頻來勢兇猛,自媒體野蠻掘金的時代結束了。曾經掌握千萬流量的大號運營者們面臨抉擇,自媒體市場已形成巨頭壟斷的格局,這是行業內的共識,但即使如此,仍然每年都會沖出一兩匹黑馬:情感號“末那大叔”2017年3月上線,今年1月便攀升至新榜評選的“中國微信500強”第164位;漫畫自媒體“老鼠什么都知道”2017年初才開始稀稀拉拉地更新,每周最多發兩條內容,卻以獨特的調性迅速走紅;今年最受矚目的自媒體則是“把深度特寫畫出來”的原創漫畫作者匡扶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