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公元前221年,叫做“春秋戰國期”,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是“三族分晉”,春秋戰國期(公元前770-221年)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期和春秋期,簡稱春秋期,指770-470春秋時代上紂王的影響力減弱,諸侯之間也有紛爭,春秋戰國時期包括東周整個時期,有春秋五霸,戰國七俠,-0。
西周滅亡,主要諸侯國建立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周平東移,史稱東周。到了公元前221年,叫做“春秋 戰國期”。后來的歷史學家依據:/12345677孔子寫的。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是“三族分晉”。公元前256年,東周滅亡,也就是周朝滅亡。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21年為戰國期。
有區別。春秋 戰國時期包括東周整個時期,有春秋五霸,戰國七俠,-0。春秋 戰國期(公元前770-221年)春秋 戰國分為春秋期和 春秋期,簡稱春秋期,指770-470春秋時代上紂王的影響力減弱,諸侯之間也有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莊王相繼占據主導地位。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河)。戰國句號縮寫戰國,指公元前475-221年。是中國東周晚期到秦統一中原之前的時期。因此被后人稱為“戰國”。"戰國"摘自西漢劉向主編的"戰國策"。
3、 春秋和 戰國是怎么劃分的?東周又稱春秋 (770-476年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形成民族大分裂。歷史學家一般將“三族分晉”視為春秋時代的結束和戰國時代的開始,公元前770年,王萍遷到東方,建立了東周王朝。然而,此時的周已經衰弱到了極點,其統治區域在不足六百里,諸侯國獨立統治,不會出現在周王面前,對諸侯的指揮權形同虛設。這一時期全國分為一百四十多個諸侯國,其中以楚、齊、晉、吳、越、秦為最大,春秋年間,各諸侯國兼并其他小國,其中以楚、齊等大國為最大。到春秋末,大部分中小國家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秦、楚、燕、漢、趙、魏、齊七國統治的時代,至此,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代宣告結束,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割據時代-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