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閱卷正在緊張進行中,各個成為閱卷點的高校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根據各地考生人數的多少,高考閱卷時間一般在十天左右,快的地區六天就能完成,“這算慢的,我高考閱卷,一上午閱5000份沒問題”,參與閱卷的在讀研究生,實際上并沒有閱卷,而是負責一些與閱卷有關的工作,比如試卷的掃描、切割,閱卷后的核分等,這些工作很多年前在讀本科生也參與過。
1、現在高考是如何閱卷的?
說起高考閱卷,我們最關心的就是卷子是誰改的,會不會改錯,字寫的丑影響成績不。先說是誰改的高考卷子一般是高中老師和大學的學生(碩士或者研究生)來參與批改試卷的,再說會不會改錯這個問題你完全可以放心,出錯的機會很小很小。每位老師手里都有個評分細則,在正式評分之前,由組長帶領大家研究評分細則,再進行預批,把在批改卷子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全部提前分析到,然后開始批改試卷,
如果兩位老師在批評同一題的時候,分值出現兩分以上的出入,就需要隨機安排給其他老師批評,或者給小組長,大組長,專家組批改,保證沒有閱錯的情況出現。字寫得丑真的有影響批改卷子的老師也是有任務安排的,不是說想批改多少就批改多少的,所以分到每個考生試卷上的時間是有限的。就拿數學卷子來說吧,在批改卷子的時候,如果結果對了,那還好點,如果結果不對,老師就要在步驟中找能給你分的點,你想一下老師在一堆字丑的答案中能給你分的點的心情,你就知道有沒有影響了,
2、參與高考閱卷全過程是怎樣的體驗?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一名符合條件的閱卷者,剛剛參加高考閱卷,你可能會有下列體驗:一種肩負使命的自豪感:啊,我就是上帝的手指頭,有權給高考生打分了!一種破除神秘的新鮮感:閱卷場,戒備森嚴;閱卷老師,互不認識;分工負責,上級下級,界限分明。有一種前所未有的緊張感:閱卷進程,環環相扣;工作休息,有條不紊,
開會培訓,統一要求,你得正襟危坐;專家講解答案,分組討論標準,不合格不讓上電腦,不容你不緊張。閱卷場攝像頭無死角監控,閱卷時必須全神貫注,你得把握好時間,有的題過了60秒電腦自動翻頁,有的題(比如作文)你必須來個40秒 ;你得掌握好分寸,給分高了,給分低了,都無法通過。你要保證質量,又不能拖后腿,語文,尤其是作文,很難在規定時間完卷。
3、高考閱卷老師從哪里來?夠不夠專業?
高考閱卷正在緊張進行中,各個成為閱卷點的高校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根據各地考生人數的多少,高考閱卷時間一般在十天左右,快的地區六天就能完成。高考閱卷是場規模宏大、組織復雜的集體勞動,時間緊、任務重,又事關考生前途命運,誰來閱卷,就成了重大問題,很多人會問:是不是高中老師來閱?然而,事實上評閱高考試卷的,并不是各高中教師,而主要是高校教師和少數在讀研究生,是他們組成了高考閱卷的主力軍。
下面我來簡單介紹一下流程,高考前,各地教育考試院會確定評卷人名單,并備案;然后組織培訓,確保每一個環節不出問題。等評閱開始后,先會進行試評,以熟練過程、了解整體作答情況,然后開始正式評閱,這其中也會有一小部分高中教師參與,為何高中老師不大規模參與高考閱卷,其實也好理解。高考是在為大學選拔人才,其閱卷組織理應由高校負責,高校教師參與,
高校教師依據職級分了幾種,會對應到不同的題目中,重頭戲語文作文,一般都是由教授、副教授擔任閱卷組組長。整個閱卷團隊由高校教師構成,這也有助于讓高校了解高三學生的真實水平,對做好接下來的教學工作有幫助,此外,從閱卷老師的組織角度來看高校教師的組織更加的方便。每個閱卷點高校,參與閱卷的基本都是本校教師,這樣組織機構就不必再去負責食宿問題,閱卷組織難度下降很多,
高考閱卷都是加班加點的,一般連晚上都要進行,這對于住在學校家屬區的教師,比較方便。參與閱卷的在讀研究生,實際上并沒有閱卷,而是負責一些與閱卷有關的工作,比如試卷的掃描、切割,閱卷后的核分等,這些工作很多年前在讀本科生也參與過,至于高中教師,可以說只是點綴而已,因為占比非常小,可以說是代表性的有一些參與,這里體現的就是一個參與性,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