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二哥的說法,是從武大郎和武松哥倆的故事衍生而來。它傳播的力量極為強大,甚至能影響人判斷是非曲直和喜好善惡的程度,張自忠上將就是一位舍生取義,讓人肅然起敬的將領,他的事跡為我們永遠銘記,西門慶這個人物不僅有《水滸傳》的描寫,而且還有《金瓶梅》的推波助瀾,讓他幾乎成了壞人的代名詞,想不出名都不行。
叫二哥的說法,是從武大郎和武松哥倆的故事衍生而來。即便沒讀過《水滸傳》原著,沒看過電視劇,也知道武大郎的故事,西門慶和王婆潘金蓮合伙害死了武大郎,后來被武松殺掉了。可見這個故事在民間的影響力之大,已經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程度,而武大郎是哥哥,排行老大。武松是弟弟,排行老二,哥哥長相丑陋,弟弟英俊瀟灑。
哥哥天生矮小,弟弟高大威猛,哥哥生性怯懦,弟弟剛直火暴。哥哥只會賣炊餅,弟弟是打虎英雄,兩相對比,哥倆各方面都相差懸殊,一正一負形成了強烈反差。另外西門慶這個人物不僅有《水滸傳》的描寫,而且還有《金瓶梅》的推波助瀾,讓他幾乎成了壞人的代名詞,想不出名都不行,而只要提到西門慶,就必然會提到武大郎和武松。
他們三人也永遠地被綁在了一起,難以分離,可見民間的口頭文學是非常了不得的。它傳播的力量極為強大,甚至能影響人判斷是非曲直和喜好善惡的程度,其實《水滸傳》本身也是從民間傳說的口口相傳而來,所以武大郎和武松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影響極深。在這個基礎上,在民間就產生了大哥就等于武大郎,二哥就等于武松的印象,
2、山東有哪些名人?
和大家分享一位勇赴國難的民族英雄張自忠。十四年抗日戰爭,無數先烈為保衛祖國,滿腔熱血,舍生忘死,在歷史的長河中劃下厚重的一筆,為后人敬仰,張自忠上將就是一位舍生取義,讓人肅然起敬的將領,他的事跡為我們永遠銘記。張自忠是山東人氏,青年時代的張自忠就立志報國,堅持著自己的信仰與信念。他看著國家衰弱,列強在祖國大地上橫行霸道,毅然投筆從戎,
他開始進入了馮玉祥的隊伍當兵。他很快顯出了自己的出色軍事才華,憑借著積累的戰功,當上了馮玉祥部隊的師長,九一八事變后,張自忠率領部隊在長城喜峰口抗擊日軍,給日寇沉重打擊。1938年,徐州會戰中臺兒莊戰役打響了,張自忠部隊負責截擊日寇“鐵軍”板垣師團,張自忠從容指揮,以少勝多,成功堵住了敵人的增援,為臺兒莊戰役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接著9月份的武漢會戰中,張自忠表現出色,被升為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1940年,日寇集結30萬大軍進犯湖北,張自忠部隊奉命阻擊。張自忠本可以撤退,他卻到前線指揮,親自督戰,他以死相囑托副司令撤軍,并且為家人留下遺言,張自忠率領兩個團兵力阻擊上萬日軍,毫不懼怕,并且消滅大量敵人,九天的激戰,張自忠將軍血灑疆場,為國捐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