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要從柜臺辦理業務與大廳設備上辦理業務的區別來回答。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這些都是純銀行類的線上支付,還有別的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等,尤其是手機銀行,個人能夠在手機銀行上辦理的業務越來越多,能坐在家里辦的業務,為啥還要親自跑銀行去呢,柜臺辦理業務是人工辦理,人工辦理比較靈活,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辦理,在客戶滿足條件的情況下,柜臺幾乎可以辦理客戶的所有業務。
1、越來越少的人去銀行網點辦理業務,銀行應該怎么辦?
銀行,支付寶,微信支付,當前競爭比較厲害,銀行還用過去那套傳統方式。的確跟不上時代潮流,必須改變自已進行模式,必須提高服務質量,樹立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優質服務的理念,確實把顧客視為上帝。特別要真正的服務好老年顧客,不要忽視這個群體,因我國已進入老年化社會,老年人是一個不小的群體,因為種種原因還是願意到銀行柜臺上,存錢,取錢及其他服務!相對來說:支付寶,微信支付,老年人用的比較少,還是習慣老的模式,也能帶動一些青年人。
2、為什么一些人不愿意去銀行辦理業務?
不愿意去銀行辦理業務的人其實很多的,其中的原因有銀行方面,也有個人方面的。從銀行方面來說,排隊時間長是大家所不愿意的,在一些網點,辦一筆業務可能只需要幾分鐘或者更短的時間,但是,排隊的時候卻不是一般的長。現在大家辦啥事都著急,沒什么耐心,排隊用這么長時間,肯定有怨言的,二是因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大部分業務都能在線上辦理,去銀行網點也沒啥必要性了。
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這些都是純銀行類的線上支付,還有別的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等,尤其是手機銀行,個人能夠在手機銀行上辦理的業務越來越多,能坐在家里辦的業務,為啥還要親自跑銀行去呢?去銀行的物理網點沒啥必要性了,除非是不得不去的,才會安排時間到銀行去。不僅僅是銀行,還有其它的各行各業,手續越來越簡潔,能線下辦理的就不再在線下跑了,
3、今天去銀行辦業務,三位工作人員力推銀行保險,請問可以買嗎?
一般來說在銀行賣的保險產品,相對大部分都是雞肋產品,投資價值不大。分紅型保險理財產品最終分紅微薄,投連險產品有可能還發生損失,萬能險收益很低,暫時沒有看到讓人眼前一亮的好銀行,保險產品。一般來說在銀行售賣的保險產品都是萬能險或者分紅險及相關的投連險產品,很少去賣單純的壽險產品或者意外險,醫療險等等產品,
主要原因就是銀行是一個金融場所,來的人大部分都是辦理存款或者理財相關事宜,是最佳售賣理財型保險的場合之一。但是這類保險是由保險公司研發的,歷史業績看一般收益率都很低,我們拿一些典型的理財型保險分析一下,一般保險公司或銀行人員介紹給客戶是三種預期收益率,也就是預期年化收益2%、4%和6%這三個檔次。在推薦過程中,工作人員都是以4%或6%來去給客戶演示和計算,
但實際最終效果能達到2%的最低收益率,已經很不錯了。大部分的此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可能都在1.5%~2.5%之間,那么客戶會愿意購買這種產品嗎?而且保險理財產品有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需要多年持續投資才會有收益,中途如果停止投資,那就算退保。退保時僅僅退還現金價值,有可能比投入的本金還少,這是一個非常致命的流動性缺陷,如果客戶在未來幾年收入跟不上,那么有可能被迫停繳,最后反而遭受了巨大損失。
正是因為這樣的天生缺陷,以及雞肋收益,其實很多機構投資者都不愿意采購此類產品作為投資品種,在剛剛公布的社保年金投資目錄中,直接就將保險公司的萬能險和分紅型保險產品剔出投資目錄,公布的理由就是預期收益率太低,不符合增值保值的戰略需求。所以可以相對負責任來說,到銀行去買保險是一個客戶對自己不太負責任的行為,如果還是去買的理財性保險或者分紅型保險,那基本上是一個不太理智的選擇,
如果不想承擔理財風險,那就按原定的目的老老實實存款去。如果想認購理財產品,那還是按照自己的風險級別去買一個純理財產品,再次說明分紅型或者理財型保險產品,其實就是意外險加理財的產品組合,但是最終保險額也不如純保險的保額高,費率少,理財也不如存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高,安全性好。它就是一個雞肋的產品,等待未來保險公司的理財專業能力提升之后,研發出更好的產品時,那時候再考慮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