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補鈣之星的農村特色野果——鈣果的栽培技術鈣果原名歐李,為薔薇科,櫻桃屬,多年生灌木,別名。份將種子取出用濕沙混勻,于背陰處挖貯藏溝進行層積催芽,3月份待種子部分破殼露芽時即可播種,鈣果株高0.3~1.3米,植株叢生或單生,鈣果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耐鹽堿、抗病蟲,對土壤要求不嚴。
濰花8號是山東省濰坊市農科院花生研究室育成的優質、高產大花生新品種。2000~2003年參加山東省及全國(北方片)區試和生產試驗,均居第一位,于2003年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魯農審字[2003]014號),2004年通過國家新品種鑒定(國品鑒油2004001號)。并被列為全國“農作物優勢產區主推品種”和山東省2006年重大農業技術主導品種,
栽培要點適宜地區及栽培技術要點:濰花8號適于山東、河北、河南、江蘇、安徽、遼寧、吉林等北方花生產區推廣種植,春、夏播均可,選擇中上等肥力、排灌條件良好的生茬地,實行覆膜栽培更能發揮其高產潛力。春播適期“五一”前后;適宜種植密度:春播每畝10000墩,夏播12000墩,每墩2粒;生育期間采用前促、中控、后保的福達高產管理措施,適時進行化控和防治病蟲害;成熟后及時收獲,
2、鈣果的用途有多廣?
被稱為補鈣之星的農村特色野果——鈣果的栽培技術鈣果原名歐李,為薔薇科,櫻桃屬,多年生灌木,別名:山梅子、小李仁、牛李。原產中國,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西北、華東、華北地區,鈣果可春季觀花、夏季賞葉、秋季品果,可做盆景栽植。同時鈣果根系龐大,網狀結構,固土能力強,是防風固沙,治理荒漠的先鋒樹種,鈣果果實有三重補鈣功效,被稱為“補鈣之星”、“水果之王”,可鮮食,也可加工成果汁、果酒、蜜餞等;嫩葉可制成茶葉;鈣果的仁、根皆可供藥用,有有利尿、緩下作用,主治大便燥結、小便不利。
此外,鈣果還是很好的蜜源植物,鈣果株高0.3~1.3米,植株叢生或單生。一年生枝灰白色,新梢灰綠色,葉小,長倒卵形,葉緣鋸齒鈍。花蕾淺紅色,花白色,果實圓形或扁圓形,形似櫻桃,果面光亮無粉,有紅色、金黃色、紫色等,十分美觀。花期3~4月,果期7~8月,鈣果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耐鹽堿、抗病蟲,對土壤要求不嚴。
鈣果的栽培技術(1)育苗技術:播種育苗,采集成熟果實,去掉果肉,將種子洗凈晾干,置于陰涼通風處貯藏,1月份將種子取出用濕沙混勻,于背陰處挖貯藏溝進行層積催芽,3月份待種子部分破殼露芽時即可播種。按株行距15×40厘米挖穴播種,播后覆土3厘米,澆水然后用地膜進行覆蓋,出苗后加強管理及時中耕除草,苗高8厘米時即可移栽,
扦插育苗,于5月份選擇生長健壯母株上的多年生嫩枝,剪成8~10厘米做插穗,插于用河砂、蛭石、珍珠巖混合的基質上,適時噴水,保持基質濕潤,插穗成活生長穩定后即可移栽。(2)栽培技術:選擇土層深厚的沙壤土按株行距1×1.5米挖50×50×40厘米的栽植穴進行栽植,栽時保持根系舒展,栽后澆定根水,每年春季萌芽前后、7月底8月初、果實采收后各施肥一次,施肥后需及時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