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燕趙悲歌調門太高,不好唱,限制了普及。直到后來,陶陽加入了德云社,拜了郭德綱為師,才使得我們一下子又看到了希望,河北梆子并不是河北省都流行,我大概知道河北梆子在河北保定,滄州衡水一帶比較受歡迎,受眾群體一般是50,60,后居多,不過也有一些年輕的愛好者,河北農民頻道的絕對有戲欄目推出了不少民間的高水平票友,比如保定的計晨,由于很出色,被河北省梆子劇院錄取,成為了一名專業演員。
1、為什么河北梆子少?
河北梆子是中國梆子聲腔的一個重要支脈,在劇種方面不僅擅長于表現歷史題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現實生活,2006年5月20日,河北梆子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河北梆子燕趙悲歌調門太高,不好唱,限制了普及,河北省地域內的欣賞習慣不同,冀東唐山、秦皇島地區愛聽評劇南部的邯鄲地區靠近河南愛聽豫劇,石家莊以西愛聽晉劇,北部的張家口愛聽北路梆子,喜愛河北梆子的群體在冀中和京津地區,冀中地區也是梆子的發源地,河南地處中原地區,中原文化很獨特,語言(河南話)很容易使同樣方言的豫劇被接納,一句話,河北文化多元,河南文化相通河北梆子聽起來也是韻味十足,希望可以發揚光大!。
2、作為京劇票友,你是否覺得陶陽的京劇水平被過譽了?
本人算不上票友,只能說是戲迷罷了,個人認為陶陽(陶云圣)的京劇水平并未被過譽,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陶陽(陶云圣)的京劇水平,從他加入德云社前就已經被京劇業內認可和高度評價了。在加入德云社前,陶陽就在梨園界被譽為了“京劇神童”,陶陽5歲開始學戲,唱念做打有板有眼,絲毫不輸成年人,甚至比有些學了多年戲的專業演員都更有范兒,所以在京劇上,陶陽絕對是有著別人比不了的天賦的。
我們可以看看陶陽在加入德云社前,都得過哪些令人難以企及的京劇比賽獎勵,如下圖:從上圖中,我們不難看出,陶陽在其10歲之前基本上獲得了所有同年齡段的票友國家級和省級的各類大獎。而且這些獎項都非常具有含金量,可以說都是在得到京劇業內專家的普遍認可的情況下,才能拿到的這些獎項,所以,單從陶陽獲得的獎項上來講,足以看出陶陽在加入德云社之前的京劇水平是頂級的,是沒有過高評價的。
第二、從舞臺經驗上來講,陶陽經驗豐富,壓得住臺面,也完全擔得起對他的贊譽,陶陽從5歲參加首屆東三省“老萬杯”大賽,獲得優秀選手稱號時候起,就經常登上舞臺進行京劇表演。這其中有清唱、有彩唱,有名段、有折子戲,到近幾年加入德云社后,更是在麒麟劇社的舞臺上表演了很多做工繁重的連臺本戲,這期間積累了大量的舞臺經驗,這是目前來講一般的京劇年輕演員所不具備的得天獨厚的條件,
因為眾所周知,陶陽在加入德云社前,曾有一段時間因為和其開蒙師傅的不愉快經歷,導致很多人開始不看好陶陽,而且當時很多人都在為陶陽惋惜,對他的開蒙師傅不顧陶陽發展而只顧個人斂財的做法嗤之以鼻。有人甚至覺得,當時的陶陽早晚會江郎才盡,因為荒廢了大好的學戲機會,而全用來走穴了,直到后來,陶陽加入了德云社,拜了郭德綱為師,才使得我們一下子又看到了希望。
但是當時,也仍然有一部分人認為,一個“京劇神童”,改學了相聲,實在是可惜,可萬沒想到的是,郭德綱竟然為陶陽成立了一個麒麟劇社,花了大量的金錢投入引進演出班底、打造舞臺、服裝道具等等,這就使得陶陽的天賦得到了很好的展現舞臺,也讓陶陽的京劇功力日日精進,更難能可貴的是,通過這幾年的不斷努力,麒麟劇社已經發展出了自己的戲迷,而且大多以年輕人為主,這對京劇的廣泛傳播可以說是功德無量的。
第三、從媒體和其師傅郭德綱對陶陽的評價來看,也仍然是擔得起這些贊譽的,搜狐網曾經在2007年評價參加“和平杯”票友大賽時的陶陽說:“雖然表演成熟大氣,但是陶陽不免流露出9歲兒童的孩子氣,特別是當他抬不動舞臺道具、小手夠不到髯口、矮小的身材甚至坐不上坐椅的時候,觀眾席就會爆發出善意的哄笑?!笨梢?,當時的觀眾和媒體都對陶陽充滿了寵愛,都是贊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