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衡水中學清華北大錄取率全國第一,清華北大最青睞的10所高中榜上,衡水中學排第一。可以說衡水中學只限于河北衡水,只要走出它的范圍就再也不是衡水中學了,因為天時地利人和也是決定優勢產生的障礙和開發,說每年高考期間衡水中學都備受關注,本人退休前所在學校是一所省一級示范校,2016年與衡水中學建立了校際聯系,抱著良好的愿望將前幾名通過衡中出題考試,送到了衡水中學沖刺高三。
1、預測一下今年衡水中學有多少學生能考上清華北大?
2018年衡水中學清華北大錄取率全國第一,清華北大最青睞的10所高中榜上,衡水中學排第一。所以說每年高考期間衡水中學都備受關注,我們在質疑衡水中學是“高考工廠”“考試機器”“監獄中學”的時候,衡中校長張文茂是這樣說的:在衡水市,衡水中學的辦學規模并不是最大的,教育資源不是最優的,但升學率特別是名牌大學的升學率高卻是年年提升。
靠的是實實在在的能力,我們不是培養人才,而是在創造人才,其實看看他們的作息時間表就知道了,你們的成績是努力得來的,在保證睡眠的基礎上,還有鍛煉的時間和看新聞的時間,對學習的時間安排更是十分緊湊。除了學習以外,學校每學期都會邀請一些知名學者、教授來開講座,幫助學生規劃方向,學校還與國外二十幾所高中成為友好學校,促進學生開拓眼界和英語水平的提高。
2、如果把各地的學渣集中在一起,用衡水中學模式去管理,還可以考上清華北大嗎?
考上清北并不難,難的是你生錯的地方,至于把所有的學渣用衡水中學的管理方式培養,這只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而已,并不會有實際的效果產生。學渣就是學渣,到哪里都是一個樣,沒有人能將他們發揮得到極峰,因為他們的骨子里就不是那塊料,誰能有那起死回生的能力呢?恐怕那樣的人還未出現。無論用什么表達的形式來顯示衡水中學的優秀,那都是沒有實際的意義的,
可以說衡水中學只限于河北衡水,只要走出它的范圍就再也不是衡水中學了,因為天時地利人和也是決定優勢產生的障礙和開發。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的整體素質,而不是以工廠模式的方法來崇尚科學的態度,首先是面向社會的作用價值,否則就難以達到實用性的目的。真正的可造之材是為數不多的,并不是一定要象衡水中學那樣的模式,以前衡水中學沒有出名的時候國家人才不是照樣層出不窮嗎?他們又是從何處而來呢?這不值得推敲和思考嗎?所以,為了應付高考而辦起高考工廠,這只是一個權益之計罷了,
以前的黃岡中學不就是一個典范嗎?今天它又能怎樣呢?還不是名聲過后照本宣科了。而真正的好學校是永久值得考驗的,象湖南的雅禮中學、長郡中學,它們就是日益不衰的好學校,它們培養的學生首先是全面發展的人才,那就是開啟學生自發的學習興趣,而不是為了高考而應付的前提,每年當任清北提前招生和免考的學生,都是在全國是最多的,而且他們都是各方面的奇才,在國家和國際上都是得獎高手,都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理念造就的結果。
3、衡水中學真的是全國最好的學校嗎?
首先,作為當下一個相對公平競爭的平臺,高考依然是中國普通家庭改變的最大希望,只要高考存在,那就得以分數高低論成敗,分數可以改變個人的命運,也可以改變家庭的命運,至于為了得到這個改變命運的分數所付出的代價和努力,外人無權評論。其次,當前高考選拔制度下,衡水中學的學生絕大多數但是優秀的,他們能夠考得高分,可以適應當前高考形勢,那樣就足夠說明他們是優秀的高中生,
對于衡水中學的畢業生怎么樣這個問題?其實不好說,畢竟每個學校的學生都不可能全部是優秀的,總有參差不齊。整體來說,從衡水中學畢業的學生可以分為兩種人,第一種是考出理想的成績進入中國的名牌大學,就是每年衡水中學有多少人被清北交復等名校錄取的學生,相信他們能力,會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第二種學生,就是考取一般大學的學生,甚至于落榜的學生(沒有調查過,衡中有沒有?有也很少吧)。
衡水中學,以嚴治校,可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即使上不了名校的孩子,衡水中學也培養了孩子的自律能力,吃苦耐勞的品德,敢于拼搏、勇于進取的精神,這些素質,會伴隨一個人的一生,不管他以后從事什么工作,這都是一次淬火成鋼的經歷,因為我們中國現在的年輕一代,多數是獨生子女,物質生活相對富裕,普遍存在“軟骨病”,缺乏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所具有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