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產供應量多于深圳上海常住人口2500萬,深圳1000多萬(經常變化),上海的住宅總量遠多于深圳。工作或者創業,深圳的機會都比上海多太多太多,上海人怎么看不知道,不過本人老家鄭州,戶籍上海,工作在深圳,略有體會,深圳比上海更加狂躁,生活工作節奏更快,相比上海喜歡拿戶籍房子所在環數區分階層,深圳更加簡單簡單粗暴就是以工資收入房產價值區分階層。
上海、北京的房產均價低于深圳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1.上海還有人均2萬不到的地區,比如崇明、金山、奉賢的不少區域房價在18000左右。青浦金澤地區的房價也沒有突破2萬元大關,浦東(原來的南匯)部分地區房價不到3萬元,連臨港這樣的未來發展重地房價也只是這幾年漲上來的,不過也就3萬元每平米吧,之前不到2萬元,
深圳房價幾乎沒有低于4萬元每平米的地區。因為深圳相對于上海來說很小,就像美國的總體房價必然比新加坡低,但紐約的房價比新加坡高。2.上海房產供應量多于深圳上海常住人口2500萬,深圳1000多萬(經常變化),上海的住宅總量遠多于深圳,這就導致深圳的住房供給需求失衡比上海還要嚴重。深圳現在仍然處于發展階段,還沒到上海和北京的量級,很多問題還沒有遇到,
這也是深圳戶口的取得難度比上海、北京容易得多的原因。深圳不限制戶口,來了就是深圳人,使得深圳樓市調控政策特意加了一條取得戶口后還要滿三年才能買房,人口總量不斷地提升、住宅數量完全跟不上,在教育、醫療遠落后于北京和上海的情況下,房價依然遙遙領先,這并不是一件好事。深圳的規劃能力、民生保障能力顯然與跟不上經濟發展速度,
3.靠近香港、炒房氛圍更濃烈深圳住建委說過要學新加波模式,可實際看來更像是香港模式。香港的房價和炒房熱情全球知名且上個世紀已經是這樣了,香港人民最討厭的無疑是地產商,但人有錢你也沒辦法。靠近香港的深圳也有這種趨勢,熱衷于炒房的人很多,抱團炒房、代持、消費貸入市等屢見不鮮。其實上海也有炒房客,但數量上和熱情度比深圳好一些,
2、上海和深圳有何區別?
一、上海更宜居深圳6月已經進入悶熱天氣,晚上入睡要借助空調,出門發愁,回家滿身汗水。上海則是涼爽徐風,濕氣不大,甚是愜意,二、深圳更加包容深圳屬于發展和建設的城市,來自五湖四海,不同階層的人都在為城市做貢獻,深圳原住民并不是主體,相對上海,更愿意接納新的成員,不喜歡弄小圈子排斥外人。三、深圳拼勁更足在深圳打拼的人,有種華為和騰訊精神,接受加班意愿高,
反觀上海,按時打卡下班回家陪伴家人群體反而是主體,這種特征與上海“作”的文化相關。四、深圳更會吃、玩,上海更注重外表吃在深圳,穿在上海,粵菜和早茶為何出名,在深圳能明顯感受到,深圳夜生活也相對更加熱鬧。上海的穿著很得體,也很好地保護好自己的虛榮心或體現了自己的身份,五、深圳創新氛圍更加濃厚深圳市政府愿意贊助100萬扶持高新技術小微企業,在上海,則主要是一些孵化機構才提供一些場地和軟件的支持,顯得相形見拙。
深圳的電子科技產品如此豐富,我想這與政府的扶持力度緊密相關,六、上海高更有底蘊上海的陸家嘴、南京路、人民廣場、淮海路讓上海這座國際都市顯示出歷史的烙印,深圳的繁華更多是在說明這座城市追求高速發展的浮躁。七、深圳無法超越上海上海的國際地位、地理位置、高端金融業是深圳可望不可即的,再說以華為、中興為首的企業準備撤離香港,也在向深圳的發展發起挑戰,
3、上海人均GDP達發達經濟體水平,含金量比深圳還要高,對此你怎么看?
首先,我們先對比一下兩者城市之間的各個方面!第一,經濟總量方面,深圳2018年GDP為24221.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6%.而上海,初步核算,全年實現上海市生產總值(GDP)32679.87億元,比上年增長6.6%。第二,人均方便,深圳市人均GDP26萬人民幣,而上海人均GDP約和13.5萬第三,科技專利方面,如下圖所示很明顯人均,深圳要比上海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