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個目標早已實現,洛陽新區在勤勞智慧的洛陽人民的雙手建設之下,短短數年時間就拔地而起,一座恢宏氣勢、美麗新潮的現代化新城屹立在洛河南岸,成為了洛陽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亮點,是新時代洛陽對外開放的又一張靚麗的名片。對宜陽這類城市的發展個人猜測以后的發展趨勢。
1、宜陽可以成為洛陽的一區嗎?
個人認為在建設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過程中洛陽應率先將宜陽撤縣設區。隨著洛陽高新區的向西發展和宜陽縣城向東建設,宜陽縣城實際上已經和高新區連在一起,把宜陽撤縣設區和市區之間已經不存在中間地帶了,可以說是水到渠成,設區后可以和市區一起統一進行區域功能規劃建設,以最小的代價有效擴大市區范圍,協調經濟社會發展。
2、你對宜陽的發展有什么看法,對宜陽的房價有什么看法?
感謝邀請,宜陽是我國目前四五線城市的一個縮影,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帶動了一批國家級中心城市、重點發展城市等等,似乎四五線城市除了房價近兩年飆升了之外沒啥新聞了,其實這就是城鎮化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對宜陽這類城市的發展個人猜測以后的發展趨勢:1、高級人才向省會城市(例如河南省省會鄭州)聚集,不管房價如何走勢,“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當然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這個也不是絕對。2、城市周邊鄉村的居民向城市中心聚集,這個主要是由于城市中心的醫療和教育相對而言優于農村,3、城市可能主要以旅游或者依附于就近的省會城市產業發展。4、和省會城市的發展相比,差距會越來越大,至于宜陽這類城市的房價的猜測:1、除非國家新的類似棚改政策,房價難于大漲,畢竟需要在那擺著。
3、請各位大神各疏己見,洛陽未來的發展到底是伊濱新區還是洛北?
這個問題由來已久,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關系到洛陽未來的發展走向,那么究竟向哪個方向發展,伊濱區還是洛北,向東還是向北?人們眾說紛紜。看到這個問題,使我想起了當年洛陽新區的建設,當時洛陽人審時度勢,提出了“以洛河為軸線,南北對稱發展,在洛河南岸再造一個新洛陽”的宏偉目標。如今這個目標早已實現,洛陽新區在勤勞智慧的洛陽人民的雙手建設之下,短短數年時間就拔地而起,一座恢宏氣勢、美麗新潮的現代化新城屹立在洛河南岸,成為了洛陽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亮點,是新時代洛陽對外開放的又一張靚麗的名片,
撫今追昔,正是由于當時正確的決策,才使新區建設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如今洛陽的發展又到了十字路口,需要新的抉擇,洛陽未來究竟向那個方向發展更有利,不僅是官方需要考慮和決策的重大議題,也是普通老百姓十分關心和熱議的問題。究竟哪個方向更好?還是讓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各自的優劣吧:洛陽的地勢是個典型的盆地結構,西南北部三面環山,東面出鞏義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大平原,素有八關都邑、十省通衢、形勢甲于天下之稱,
這種地形結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體現的利弊是截然不同的。在古代戰亂頻繁、時局動蕩的形勢下,這種地形易守難攻,有利于統治者掌控局勢,鞏固統治地位,這正是洛陽在古代長達1000多年的時間內有13個朝代100多位皇帝選擇在這里建都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如今和平建設的年代,這種地形對城市的發展卻是有一定的局限甚至阻礙作用的,
回首改革開放以來洛陽發展的歷程,凡是具有發展空間的地方基本已被開發建設,但是都程度不同的受到空間不足的限制和阻礙。位于洛陽西部的高新技術開發區,開發建設的時間最早,在洛陽的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夾峙在周山和崤山之間,又有洛河貫穿其中,所以再往西已經沒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位于洛河南岸的洛陽新區,近幾年發展迅速,日新月異,是洛陽城區中一顆耀眼的新星,但由于受到龍門山的天然阻隔,再往南發展顯然就慢了下來。
如此,洛陽未來發展的走向就只剩下向東和向北兩個方向了,而向北方向發展同樣存在和向西、向南兩個方向一樣的問題,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洛陽城北部天然屏障的邙山,成為了阻礙洛陽向北方向發展延伸的障礙。因此,洛陽未來的發展走向只能定位在向東的方向上,這個方向是廣袤的伊洛河沖積平原,空間廣闊,物產豐饒,是其他任何方向都不能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