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湖北的教育厲害,不如說是武漢的教育厲害,不管是中學還是高校,基本上知名的都在武漢。武漢的高校也不負眾望,七所211,上百所高校,可謂是集各行教育于一體的華中中心城市,父母重視教育,投入大量金錢時間我們不僅要看到教學資源投入,更是父母和孩子的心血投入。
1、武漢學院怎么樣?
我有熟人在學校任教,所以知道一點情況。首先,希望朋友們清楚一點,教育部門并沒有說武漢學院是二本還是三本,武漢學院是幾本只是民間說法。某大學在某省第一批次招生的話,就說該大學是一本大學,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話,就說該大學是二本大學,既有一批又有二批招生的,通常也認為是二本大學,根據武漢學院招生辦的信息,大應該知道,武漢學院在湖北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我們們會通常說武漢學院是二本大學。
自2016年開始,湖北高考本科二批、三批合并為本科二批招生了,如果你不是湖北考生,武漢學院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三批招生的話,你也可以說武漢學院是三本大學。武漢學院招生錄取分數線,大家可以咨詢校方,以官方為準,若沒有具體錄取批次,考生可根據自己所在省份的一本、二本、三本批次分數線來對比確定。武漢學院還是有一些好專業的,如會計學、法學、金融學、財政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工商管理等,
2、武漢科技大學怎么樣?
首先聲明:本人武科大畢業的,對于本校有部分情愫在里面。但是不可否認武科大學校真的不錯,第一:在就業方面并沒有太大的影響,本人管理學院畢業,學院不是學校最強的,當初算墊底過來的。但是學院的培養方法還是比較有特色的,比較注重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剛剛全班進行了6年聚會,班上的整體工資水平都在15000左右,大部分在二線城市,說實話我覺得工資水平還可以。
明顯感覺我同學的眼光跟其他學校的不太一樣,都比較有追求,第二:說實話我大學的老師對于學生都很有愛,雖然老師們的性格不一樣,但是相較于其他學校對于學生放養的態度,武科大的老師第一對于學生嚴格,叨叨,對于學生還是有高中老師那樣的培養的。但是我經歷四年的老師都有一個特點:刀子嘴,豆腐心,罵的多,管的多,但是對于學生還是負責的,給與學生試錯,犯錯的機會。
老師們都還是比較負責的,雖然現在還是覺得老師們嘮嘮叨叨,但是不可否認大學四年的老師們沒有一個放養的。第三:學校的專業方面,近幾年國家的鋼鐵行業不佳,以及服務業的興起,導致本校的新興專業不上,說實話老牌專業,機械,材料冶金都很強,但是畢業后我感覺貌似經管類的專業的就業水平要好,本人也覺得大學本科培養的更多的是為人處世的能力,分析解決事情的能力,不是專業能力。
3、為什么湖北教育這么厲害?
與其說湖北的教育厲害,不如說是武漢的教育厲害,不管是中學還是高校,基本上知名的都在武漢,于是很多人會好奇,湖北或者武漢的綜合排名進不了全國前五,地理位置也比不上沿海城市,但教育水平卻可以穩進全國前三,湖北的考生也非常厲害,這是為什么呢?1.湖北重視教育,投入大量教學資源最開始是張之洞等人創辦了自強學堂、工業學堂、農務學堂、華中大學等,后續演變成現在的武大、理工大、華農、華師等。
另外武漢是華中的殖民地,華中經濟的起源地,集中了很多資源和力量,另外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因為某些原因,很多高校從北京遷址武漢,使之成為高校大都。武漢的高校也不負眾望,七所211,上百所高校,可謂是集各行教育于一體的華中中心城市,2.父母重視教育,投入大量金錢時間我們不僅要看到教學資源投入,更是父母和孩子的心血投入。
湖北的大多數家長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或者說是文化程度的提高,孩子的成績好壞甚至是關系到家庭、村里、鎮里的榮辱顏面,80后的孩子讀書是花錢最多的,那時候提倡九年義務教育,但是不免費,收費還非常高,讀個小學每年學費都四五百塊錢。記得每到開學的時候,我們村里的人都是把家里的糧食、棉花或者芝麻等賣掉,甚至是賣豬賣牛湊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