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也有不少研究證明中醫藥在輔助治療改善冠心病上也有一定的療效,可作為輔助治療。一般來冠心病高發與40歲以上成人,在治療上,主要以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但若如說活在當今的(祖國傳統醫學)中醫,會治冠心病(中醫叫胸痹、真心痛)的能者就有許多。
1、現代中醫能治愈冠心病嗎?
現代中醫能治愈冠心病嗎?哈哈“現代中醫”是指如今的中醫院,還是指活在現代的所有中醫(或說中醫界)呢?例如說現在的中醫院是以(中西結合、與時俱進)為特色,至于他們能否治愈冠心病?還真不好說,也不知道喔!但若如說活在當今的(祖國傳統醫學)中醫,會治冠心病(中醫叫胸痹、真心痛)的能者就有許多!關于“治愈”的標準說法,是以現代醫學(西醫)儀器檢測等為標準,還是以中醫(諸證皆除,停藥后不復發,一兩年后隨訪無異常)為標準呢?我所學的是祖國傳統醫學(中醫),本人才疏學淺,但想說說自已對治療冠心病的一些看法:“冠心病”是西醫的病名,在中醫范疇應屬”胸痹,真心痛”等之證候。
本病多因正氣虛弱、胸陽不振等因,易形成痰濁水濕內停,氣血運行淤滯,痹阻胸陽脈絡,以致心脈不通而形成,在辨證論治方面,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型:1.陰虛陽亢證見:有胸悶或剌痛,頭暈頭痛,兩眼干澀,四肢發麻,手足心熱,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細等。應以“育陰潛陽、化瘀通絡”為治則,2.腎陰虧損證見:胸悶痛或心前區疼痛,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腰膝痠軟,腳跟疼痛,遺精盜汗,夜尿頻多,手足心熱,口干,舌質紅、苔薄白,脈沉細弦等。
應以“滋陰補腎、化瘀通絡”為治則,3.氣陰兩虛證見:胸悶發憋或心前區疼痛,痛時向左肩放射,有時夜間憋醒,伴有面色蒼白,倦怠無力,心悸氣短,畏冷,口干咽干,舌質淡白、苔薄白,脈沉細弱或結代等。應以“益氣養陰、活血化瘀,解郁”為治則,4.心陽虛脫證見:心前區疼痛劇烈,面色青紫,出冷汗,形寒肢冷,神乏或神志不清,舌紫暗、苔薄白,脈微細等。
應以“溫陽救逆、益氣復脈”為治則,總結:本病多為邪實正虛,虛實相兼,故以育陰潛陽,滋陰補腎,益氣養陰,溫陽救逆等,多方面調治并以通為主,通不傷正,溫而不燥,滋而不膩為宜;做到急者先治標,緩者治本,標本兼治,從而藥效直達病灶,攻克“冠心病”!此外,冠心病除積極治療外,必須做到起居飲食有規律,營養均衡,保持心情舒暢,合理安排作息等。
2、冠心病的中藥治療方法是什么?
人老中年,冠心病猶如一個炸彈,如何“養心”才能好過一些?人到中年,身體的器官都容易隨著衰弱,尤其在一些老年人身上,都會有一定的心腦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便是其中一種。它是一種缺血性心臟病,是指冠狀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引起了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是壞死而導致患者出現胸痛、胸悶等不適癥狀,
一般來說,冠心病高發與40歲以上成人,在治療上,主要以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在藥物治療上,主要以抗血小板治療、抗心肌缺血藥物治療,以防止血栓的形成、減少心肌耗氧量、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緩解心肌缺血等等,而在手術治療上,主要是用到民間俗稱的“通波仔”“搭橋”手術,即皮冠脈介入治療和冠脈旁路移植術。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研究證明中醫藥在輔助治療改善冠心病上也有一定的療效,可作為輔助治療,在中醫領域上,冠心病屬于中醫胸痹范疇,主要以濕陽散寒、降氣豁痰、活血祛瘀為主。但在治療之前,需要根據患者個人進行辨證治療,因為在臨床上,經常有人存在著虛實夾雜等疾病,不能一概而論。因此,若是單純使用活血化瘀治療,則會變得千篇一律,無法對癥下藥,令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
在治療上,應該在活血化瘀的基礎上,加以溫陽散寒、補氣扶正、降氣豁痰、活血祛瘀才是理想的做法。具體而言,由于老年人多伴有器官的衰弱,而肝系之于血、腎系之于精,就本質而言,冠心病跟腎虛和肝臟不足有密不可切的關系,所以在治療上往往以補氣活血、益肝補腎、養心安神為主要治療原則,如使用西洋參、石斛、冬蟲夏草補氣,鹿茸、五味子、雞內金來滋補,采用多味養心珍品制成的(同溢堂)益安寧丸,實現“養心”,治療氣血虛寒、肝腎不足所致惡胸悶氣短、畏寒肢冷、手足麻木,對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軟也有一定療效,是治療冠心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