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是新兵連集訓以后就再也沒有見過面的。李厚健(1955~)河南永城人,陳玉嶺(1951~)河南永城人,外地參加聚會的戰友,有上海、南京、廣州、珠海、深圳、哈爾濱、常州、安慶等地的,這是電影里的一個場景,但是我相信在現實生活中他更加是一個有一腔熱血的人。
1、安慶有哪些歷史名人?
首先是陳獨秀先生,它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以及政治家,是中國共產黨最初的召集人以及創建人,對于我國革命事業的前進作出了巨大貢獻,更是“五四青年運動”的優秀領導人,在那個動亂的時代,陳獨秀先生與李大釗同志等人相聚在一起,共同革命事業奮斗著。曾在建黨偉業中看過陳獨秀先生一番激情的演講,就要在一個殘破的菜市場門口,他竭盡全力的號召大家投身到保衛國家的事業中,
這是電影里的一個場景,但是我相信在現實生活中他更加是一個有一腔熱血的人。鄧稼先院士也是來自安慶,先生一生都為我國的原子彈事業鞠躬盡瘁,先生年少時曾在國外留學,學成后毅然返回祖國,他說這是他的國家,他那么熱愛,又怎么能置之不理。于是這一生都在為這個國家無私的奉獻著,沒有他們這些愿意鞠躬盡瘁的科學家們,中國不會強大的如此之快,感謝!,
2、那些一起當兵的戰友,有多少現在還聯系?
1970年12月,空軍某部在江蘇省清江市招了一批小兵,年齡最大的17歲,最小的13歲,其中還有三對兄弟倆。上個月26號,是我們入伍五十周年紀念日,除了十幾個已經病故的、兩三個在外國定居的、個把人失聯的、幾個因為特殊原因不能來或不愿來的人以外,有近四十名戰友重返舊地,歡聚一堂。外地參加聚會的戰友,有上海、南京、廣州、珠海、深圳、哈爾濱、常州、安慶等地的,
有一些人是新兵連集訓以后就再也沒有見過面的。當年乳臭未干的一群少年,如今已是須發花白的老人,這次聚會是我們這批兵前所未有的大聚會,不可能再有五十年了。再過五十年,絕大多數人肯定都成了照片,掛到墻上去了,再過十年,可能又會有人已經不能參加聚會了。歷時三天的聚會,大家暢談友情,傾訴衷腸,格外珍惜這個寶貴的機會,
3、河南永城有哪些歷史名人?
孫廣舉(1943~)筆名孫蓀。河南永城人,中共黨員。1965年畢業于河南大學中文系,歷任河南大學中文系文藝理論助教、校報主編、院辦公室副主任,河南省委宣傳部干部,省社科院文研所所長、研究員,省電影制片廠廠長,省文學院院長,省文聯副主席,等職務。李厚健(1955~)河南永城人,中共黨員。1972年高中畢業后參加教育工作,
1978年后歷任公社文化站長、縣文化局創作員、縣文聯秘書。1987年任永城市-辦公室主任、檢察員,1998年起先后任河南省人民-《公民與法》責任、部副主任、主任。陳玉嶺(1951~)河南永城人,中共黨員。大專學歷,1968—1973年在部隊服役。1979—1989年在永成供銷社工作,1989—1998年在永城-工作,
現為自由撰稿人。1989年開始發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多部散文集,班永吉(1965~)河南永城人,筆名班子。中-員,1984年10月入伍,1990年7月畢業于解放軍石家莊陸軍學院。先后在陸軍38集團軍坦克六師、北京軍區總醫院、北京軍區油料訓練大隊任職,曾任政治部干事、副科長、科長、政治處主任,
張麒,明仁宗誠孝張皇后之父,永城人,洪武二十年,因為女兒是燕王世子的妃子,而被授予兵馬副指揮。靖難之役后,世子朱高熾被冊立為太子,張麒升任京衛指揮使,不久死亡,明仁宗即位后,追封他為彭城伯,賜謚號:“恭靖”,后又升為侯爵,明仁宗誠孝張皇后(?—1442年11月20日),名不詳,永城(今河南永城高莊鎮張大廠村)人,指揮使贈彭城侯張麒之女,明仁宗朱高熾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英宗朱祁鎮之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