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獨山也是南陽九架孤山中,最靠近南陽城的一座山,是城市的后花園,也是南陽的森林公園,城市發展,已經到獨山南面,山下最適宜養老的地方,在獨山東邊,緊鄰白河,依山傍水,建成的南陽月季園、植物園、樹藝園區,“老河套”,元代“達士營”特色小鎮,和正在建造南陽山河景觀帶,沿河濕地公園,與“黃山新石器遺址”“豐山清冷淵摩崖石刻”“蒲山”融為一體,連接“西鄂張衡故里”,隋唐“鄂城寺塔”等。
1、南陽的朋友說一下,南陽獨山下適應養老居住嗎?
2、在南陽居住的你,房子都有證嗎?
在南陽住了快四十年,同齡的朋友不少,也接觸了很多長輩,說實話,他們住的房子有證與沒證的基本五五分,房產證這個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在這里就不再深究了,我就我個人說說的經歷說說:第一階段,與父母住集資房集資房這個概念,也是現在大部分年輕人所不知道的,老一輩的人熟悉,是在2000年前,一些國有企業為了改善職工居住條件,通過集資的方式,在廠區土地上建的房子,
1990年,父親的廠里蓋了一棟五層的單元樓,父母拿出了多年的積蓄集了一套,集資房在最初是無法辦理房產證的,主要的原因是土地性質問題,所以說這個階段南陽大部分的房子是沒有房產證的,我們的房子也不例外。第二階段,集資房可以辦理房產證住了多年以后,國家一紙政策,集資房可以辦理房產證了,但需要交納費用,我印象在當時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主要是的補辦“五證”的手續吧,在南陽這個小城,這些手續不像大城市那么繁瑣,
交納了費用,房產證順利辦下來了,住的集資房也變成了商品房。一直住到至今,房子是舊了些,但起碼有證住著踏實不是?第三階段,買了一套無證現房眼看孩子越來越大,得改善一下居住環境,也為孩子的未來打算打算,由于我們是工薪家庭,一個月下來夫妻二人的工資合起來還沒有一萬,南陽動輒一萬多一平的新樓盤售樓處實在不敢進,只好買了一個南陽當地開發商的房子,雖說沒有證吧,但起碼一平方便宜3000多,還是現房,也調查過了沒有交叉,誰叫手頭不寬裕呢,我估計南陽像我這樣買無證房的情況比較多,主要是因為南陽這幾年房價、物價漲的快,工資漲的慢的緣故吧,
總結:我現在住的這兩套房,舊的有證、新的沒證,主要是跟自身的經濟狀態關系比較大,我想南陽大部分人也都是明白人,如果有錢誰會買小開發商的房子?誰還會買無證房?不都是收入低,房價高惹的鍋嗎?這也是南陽充斥著大量無證房的根本原因,只因存在大量的剛需。我是宛都說事兒,南陽人說南陽事兒,說南陽人感興趣的事兒,歡迎朋友們關注、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