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面對比自己小的領導,最好認清現(xiàn)實,擺正位置,該如何稱呼領導就如何稱呼領導,而不是想耍點小心眼,擺點老資格,出點歪風頭。如果面對比自己小的領導,都能像對待比你年紀大的領導一個態(tài)度,那你就真的是一個合格的職場人了,年紀大的職場人,由于職場競爭優(yōu)勢的不斷下降,個人精力和學習能力的衰減,多數(shù)人的職業(yè)發(fā)展都會面臨各種不如意,于是,抱怨、牢騷就來了,特別是有的年紀大的職場人,面對比自己年輕很多的領導時,總喜歡念老黃歷,總喜歡叨念自己原來有多能干,多厲害。
1、怎么稱呼比自己小的領導?
說實話,這個問題我估計題主你也知道答案,那就是:該怎么稱呼就怎么稱呼!例如:這位領導姓張,是總經(jīng)理/副總經(jīng)理,那就是“張總”,如果是校長,那就是張校長,如果是院長就是張院長,如果是處長就是張?zhí)庨L,以此類推。領導的稱謂,無關年齡大小,對于下屬來說,就是一個“姓氏 職務”的模式,如果你跟他的關系比較近,不妨用“名字 職務”,更顯得親近,例如:假如王一博是處長,那就叫“一博處長,
所以,關于稱謂這件事就是這么多了。不過,雷哥之所以會說你知道答案,是基于我的分析,認為你提出這樣的問題,實際上是心理上對于比你小的領導,還有點心不甘、情不愿,想擺老資格的怨念,故而才會有這樣的提問,個人認為,職場上就是這么現(xiàn)實,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無論他再如何年輕,甚至是你的子侄輩,但職場不是宗室,不會以年齡大小和長幼來區(qū)分尊卑。
職場就是職場,哪怕你再如何心中不服,但現(xiàn)實就是如此,他就是你的領導,他就是可以左右你的職場事務,他就是可以決定你的工作評價,他就是可以影響你的職業(yè)生涯,因此,作為年紀較大的職場人,在工作單位,一定要有清醒的意識和聰明的舉動,具體來說:一是不要因為年齡大就倚老賣老。前面說了,職場不是宗族,不以長幼論尊卑,如果領導比你小,你千萬不要仗著年紀大就可以倚老賣老,擺譜、擺老資格,這些自以為是的招數(shù),最終都會給自己帶來惡果,僅僅是為了面子上的一點尊卑,而實際上卻得不償失,
二是不要不遵守職場的倫理規(guī)矩。所謂職場倫理規(guī)矩,是一個籠統(tǒng)的概念,包括稱謂、舉止、溝通交流等等,都會有很多明確的規(guī)則,你的問題,也就是如何稱謂領導,同樣屬于職場倫理規(guī)矩中的一個分項。領導雖然比年紀小,但在職場倫理上,他始終是你的領導,如果你在日常工作中,去大喇喇地稱呼他為“小李”,這種不遵守職場倫理規(guī)矩的行為,最終害得還是你,
三是不要牢騷太盛、抱怨太多。年紀大的職場人,由于職場競爭優(yōu)勢的不斷下降,個人精力和學習能力的衰減,多數(shù)人的職業(yè)發(fā)展都會面臨各種不如意,于是,抱怨、牢騷就來了,特別是有的年紀大的職場人,面對比自己年輕很多的領導時,總喜歡念老黃歷,總喜歡叨念自己原來有多能干,多厲害,但事實上,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走下坡路了,就不能在走下坡路的時候,還背對前進方向,倒著走,那樣的話,很可能會以摔得很慘、很痛而收場。
總之,面對比自己小的領導,最好認清現(xiàn)實,擺正位置,該如何稱呼領導就如何稱呼領導,而不是想耍點小心眼,擺點老資格,出點歪風頭,職場人,要有對職場倫理規(guī)矩理解的覺悟。如果面對比自己小的領導,都能像對待比你年紀大的領導一個態(tài)度,那你就真的是一個合格的職場人了,您說呢?我是優(yōu)質(zhì)職場領域創(chuàng)作者、問答達人、問答青云計劃獲獎者【雪天驚雷】。
2、碰見姓付的正局長,姓鄭的副局長,怎樣稱呼才合適?
既不得罪領導,又能有效區(qū)分開,目前以下三種方法,1、姓付的正局長,省略姓直接稱呼“局長”。姓鄭的副局長,帶姓稱呼為“鄭局長”,既區(qū)分開了稱呼,又兩方不得罪。2、若單位內(nèi)對名字不忌諱的話,直接冠名稱呼,比如:付姓正局長名叫付大寶,鄭姓副局長叫鄭小寶,那就稱呼正局長為“大寶局長”,稱呼副局長為“小寶局長”,好友愛的感覺。
3、全都帶姓稱呼,但副局長前把“副”字帶上,喊正局長為“付局長”,喊副局長為“鄭副局長”。以上稱呼方法利弊分析、優(yōu)先排序:第一種最好,兩個人都不得罪,還暗地里拍了副局的馬屁;第二種次之,叫出了親和感,但沒有維護到正局長的權威感;第三種能有效區(qū)分開,但細聽下對兩位的稱呼都略顯尷尬,大家還有更好的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