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鄉鎮榨油坊,往往農民看到產生一點點油渣,也就放棄了,以為抵了榨油加工費,也覺得劃算,作為油坊通過提供便民方式,幫助農戶榨油。農村榨油坊的投資開辦榨油坊也是門生意,是生意總是要投資的,如今,偌大的鎮子只有一家榨油坊了,大體了解了農村榨油坊得以生存和發展的主要因素和發展趨勢,農村開辦榨油坊有沒有前景,就需要贍前顧后,權衡優劣,再做出正確的選擇。
1、農村鄉鎮上有很多榨油坊,免費榨油,他們以什么為利?
雖然現在的農村生活已經逐步有好轉的現象,但是對于流芳本地農村人,大多數都是種些菜籽以及花生,然后拿到村里榨油坊進行加工成食用油。而且,農村油坊老板也是鄉里鄉親的,加工收費也就是個幾十塊和免費的沒什么區別,那么大多數免費榨油,他們又以什么為利?流芳對此問題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以及觀點。我們農村老話說的好哪有無利不起早,在農村盡管是鄉里鄉親但做為一個老板,他怎么可能干不掙錢的買賣呢?而且油坊榨油的工作不是輕松的工作,也還要雇傭工人的,
如果不掙錢盈利,從古至今也沒有自己搭錢做買賣的。在流芳本地農村吃的都是菜籽油,每年把菜籽收回來以后,曬干再用我們農村的老物件“風車”篩選的干干凈凈,最后就送到油坊,讓榨油老板給榨成食用油,流芳也經常去他們家的榨油坊,說句真心話榨油工作也是很累的,整天整夜干活是沒空休息的累,實在是困得不行了幾個人輪班打個盹,榨油的師傅一個個跟灰猴子似的,身上臉上到處油亮油亮▎農村鄉鎮油坊以何為利?▎我們很多農民看到的不收加工費,實際上是油坊老板最愿意做的事情,表面現象是不收錢。
農村鄉鎮榨油坊,往往農民看到產生一點點油渣,也就放棄了,以為抵了榨油加工費,也覺得劃算,作為油坊通過提供便民方式,幫助農戶榨油,通過這樣的服務,再從中間賺取一定利潤,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尤其是在農村將資源達到最大化利用,這也是為農村創造財富。在我們本地的農村油坊榨出的每百斤菜籽油渣,是還可以再榨出八九斤菜油,
而由于農村的油坊設備簡陋,加工技藝不完善,是不能完全榨出菜油。從而,他們將抵換來農戶的油渣再轉賣給大型油坊,大型油坊將油渣經工藝處理后,再壓榨提煉菜油油,每百斤油渣還可提煉出八九斤純菜油,再把榨完油的油渣賣給飼料加工廠,因而,這些歷經再次壓榨的菜油,以及出售的油渣都將會是純利潤,當然油渣的量越大利潤就更大了。
榨油剩余的材料就是菜籽餅,而菜籽餅是可以做飼料也可以做肥料,只要有人買到手就是錢,現在不管在城市還是農村都講究綠色環保無污染,有部分人說這種自榨油含有對身體不好的成分,很多都是加了地溝油什么的。我們其實都養知道現在農村也是在打擊和治理的,地溝油在農村基本見不到了,因而,現榨的油在城市或者農村還是非常有市場,同樣也是放心油,
2、榨油的生意怎么樣?
對于榨油這一行,我是有親身經歷的,我來說說我的榨油經歷。榨油生意真不好做!02年我們那的農民都視地為寶,種糧食,也種油料,盡管人口才1萬多,可加工油料的作坊就有4家,我也躋身其中。還免費粉碎油渣,加工1斤油籽0.20元,可電費是農業用電每度0.55元,當年掙回了榨油機、粉碎機等1萬多成本,兩年后,大面積的退耕還林,舉家外出打工的人愈來愈多,種植油料的人逐漸減少,榨油坊也一下子關閉了兩家。
加工油料沒有前途了,我繼續對外加工的同時,開始收購當地普遍種植的胡麻、菜籽,荏等油料,自己加工銷售,這個時候,農業用電已被取消,三相動力電也是階梯價,價位在0.55一1.2257元,本來加工油料的人已經很少,加工費還是不能漲。加工油料吧,胡麻收購價是每斤3元左右,一斤胡麻出油0.33斤,也就是說大概3斤胡麻榨1個油,售價10元,充其量是個收回胡麻的成本,那加工油料在哪掙錢?就只有油渣了,
1斤油渣可賣1元,1斤胡麻榨油油渣約6兩多,能賣6角錢,就這6角錢還含有電費、機械磨損、人工費。農村人本來就不太富裕,賣著吃油的人也不多,一天加工100斤油料,30多斤油也賣不完,就那含有電費等油渣收入的60多元也掙不來,湊湊合合兩年時間,便關門“大吉”,6000多元的榨油機賣了廢鐵,不足千元,1500元的11千瓦電機也只賣了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