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以見得湖北的水產特別豐富,魚面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湖北特產中的精品。自家制作的魚米自己家制作魚米和工廠就有些不同了,秋天是海里大棒魚大量上市的時候,謝謝邀請,魚米對于從小在海邊長大的我,是再熟悉不過的一款美味,湖北是千湖之省,又稱“魚米之鄉”。
1、湖北魚面是怎么做的?怎么做比較好吃?
你好!我是楚香村,一個愛生活愛美食的寶媽!湖北是千湖之省,又稱“魚米之鄉”!足以見得湖北的水產特別豐富,魚面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湖北特產中的精品。魚面就是湖北人民用魚肉制作出來的一種類似于面條的食材!湖北地大物博,我也不能確切的說哪個地方的魚面最正宗,我的老家在黃石,我們本地也有過年做魚面的習慣,制作方法上可能與其他兄弟地區的魚面稍有差別,但是一樣鮮香有嚼勁。
下面分享一下我們這里的家庭是如何制作魚面的,食材:青魚、紅薯粉、面粉調味品:食鹽、步驟一:將青魚宰殺后,沿著背部的脊骨卸下兩片魚肉,再將魚刺和魚皮去掉。洗凈兩片白肉,瀝干水分備用,步驟二:將魚肉放入絞肉機攪成細膩的魚茸,將魚茸放進大盆里。加入適量鹽、料酒和香油,攪拌均勻,步驟三:然后加入適量紅薯粉和面粉,紅薯粉、高筋面粉比例大約是二比一,面粉和魚肉的比例相同。
步驟四:將所有配料揉成一個光滑面團,餳上半小時,面板上撒上適量的面粉,取適量的面團,將面團搟成一個薄薄的完整的圓形。步驟五:鍋中燒開水,將搟好的面皮放在蒸屜中蒸三分鐘左右,取出放到一旁涼至常溫,將涼至常溫的面皮卷起來,用一個重物壓起來。步驟六:等蒸熟的面皮拿在手里不會自動散開后就可以切了,切成三厘米左右的寬度,
放在竹篩中晾曬至手感微微發硬即可。現在鎮上有專門從事魚面加工的,有專業的機器,好多人圖省事都自己帶材料來加工魚面,支付一些加工費即可,做好的魚面可炒,可蒸、可炸,可以下火鍋,還可以像煮面條一樣的煮著吃,但是不會像面條久煮糊鍋。因為加了紅薯粉的原因,煮的再久的魚面都不會粘稠糊鍋,也是因為加了紅薯粉的原因色澤上沒有魚丸那么潔白無瑕,但是口感比魚丸有嚼勁,魚丸和魚面相比,我更喜歡魚面。
2、加工魚米的做法?
謝謝邀請,魚米對于從小在海邊長大的我,是再熟悉不過的一款美味,小時候家就住在,水產公司的旁邊。而且母親就在水產公司上班,經常在水產公司的曬場里玩耍,那時候一到春秋兩季,是水產公司最繁忙的季節。鼓風機和煮海貨的大鍋不停的運轉,工人開始根據潮流上夜班,那時候叫“打夜戰”,只要漁船一上岸,收購的大稱就開始不停的稱。
漁民把各種海產分揀完畢,具備商品屬性的入冷庫,剩下的小魚小蝦就會拿去煮熟深加工,做成海米和魚米。制作魚米魚米一般選用無磷的魚來制作,如大棒魚,狗杠子魚,海鯰魚還有紅頭魚等,把選好的雜魚,用水槍沖洗幾遍。大鐵锨一锨一锨的鏟到鍋里,開始煮幾個開,然后用笊籬撈出平攤在曬場上,一點一點的晾干。晾干后的魚,用布袋裝起來,
工人開始反復摔打,這樣魚刺和雜質與魚肉就分離開來。用簸箕簸去雜質,魚米就做成了,剩下的雜質就做為飼料了。摔打好的魚米有魚肉的鮮味,而且因為晾曬增加了陽光的味道,艮啾而滋味豐富,曬好的魚米可以回鍋蒸一下,然后拌上芝麻,辣椒油,白糖做為下酒小菜和休閑零食都不錯,因其自帶鮮香味道。自家制作的魚米自己家制作魚米和工廠就有些不同了,秋天是海里大棒魚大量上市的時候,
那時候做魚米主要以棒魚為主:第一,棒魚的肉比較緊致,而且成蒜瓣狀,晾干后容易脫落。第二,棒魚一般都是在北風天,自己制作一個帶帆的小船,用筷子把魚線和魚鉤綁成一串,魚鉤上掛上海蛆,趁著北風把小船放到海里。這頭用一根長繩拉著,因為大棒魚都是在水面上活動,所以等到漲潮時收上來,一般都會滿載而歸。把釣回來的大棒魚收拾干凈,撒上鹽腌上一晚,
讓它充分入味,然后拿出來穿成串晾曬。趕上北風太陽足,一般兩天就晾好了,把晾好的大棒魚干洗凈,入鍋一熥,用手抓住魚尾一抖摟,魚肉就脫落下來,這可是比蟹肉還美味的魚米,就這么白口吃已經非常美味了,如果用辣椒油,白糖,芝麻一拌可以做為饋贈親朋的上好禮物了。現在大棒魚已經價格不菲了,很少有人用來制作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