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初廣州和深圳就相差一大截。我反問他們,你們廠長每月工資多少,至于深圳,是改革開放的樣板,我以下只能猜著講了,是適應時局而興起的新城,在一開始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弄潮兒,深圳速度也成為了一個嶄新的名詞,你們廠長的收入還沒有我車間掃地的工資高啊。
1、你剛來深圳的時候工資多少?
九三年來深圳時,在一家香港紡織企業做維修工,剛進廠時,工資500元,加班另算,和香港管理者小食堂吃飯,住四人間宿舍,吃住免費,我技校畢業,又進大學學習,本科生,當時國營工廠工資才百元出頭,所以當時還是很滿足的,那時,要維護機械二十四小時運作,經常加班,甚至深更半夜也來叫你,一聽到加班,基本上是高興的,雖說加班費和平時小時工資一樣,我還是很樂意的,做了一年,工資逐步加到了1500元,加上加班二千元左右,我更是穩下心了,一次香港老板請我一個人吃飯,閑聊時,我跟他說了,我是怎樣技校畢業,又去考機電一體的大專,然后國營廠去為了培養我,送我去學管理,別人本科畢業只要四年,我技校,專科,本科用了七年,都是全日制的,老板半天沒吭氣,喝了幾口酒,說,你不對啊,香港人很注意什么人做什么事的。
我說我很滿足的,我在國營廠二年也拿不到現一個月工資的,他幔幔的說,你沒眼光,我全世界做生意,人家是斜著眼看我們啊,我十四歲偷渡到香港的,先在碼頭做搬運,后做裝修,再做生意,日本鬼佬有啥了不起,就是看不起我們,國家送你讀書,花了不少錢,你要為國家去出力,還有,你讀這么多的書,做維修工,你也是自已對不住自已,我望著他那飽經風雨的臉,突然心被刺得很痛,誰說香港人不護國啊,那還是九三年啊,他緩緩地說,你先去找,找你自已的位置,找到了,馬上就走,找不到還做維修工,找到為止,我這里不可能再給你加太多工資了,可你的本事前途很大,趕快走,歲數大了,就沒前途了,那年我三十歲,我低著頭,下了決心,沒多久,我就應聘到了一家著名的日本廠的分廠長,我當時很想去日本廠,我很想知道他們為何自傲,肯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很感謝我的笫一位貴人,香港老板,要不,我還可能做很長一段時間的維修工,
2、深圳真的只是一個打工的城市嗎?
我的理解是大染缸,它會讓你變得做人圓滑,它會讓你對這個城市充滿幻想,讓你有人生的目標和追求,讓你有燈紅酒綠的感覺,也讓你有種格格不入的錯覺,每每回憶在這片土地生活了10年,太多的無奈與感觸頗深。不斷讓你成長、不斷讓你勇往直前、不斷讓你復制粘貼成就的路程,很多人問我你這10年收獲了什么?并不是金錢帶來的改變,應該是一個平凡人演變的里程,無論你走得多么疲憊不堪它都會讓你有重新站起來的斗志,它總是讓你不能停歇前行的腳步,你停了就代表你落后了,也讓我感受它驅使每一個人的大腦,要創新要獨一無二,就像行軍一樣你錯了、累了、分神了。
3、上海和別的城市比,這三十年來是進步還是退步了?九十年代初,深圳工作比上高一倍?
我簡單地說幾點自己的看法吧!可能是很不成熟畢竟上海只是有事去住幾天,而深圳則沒去過,上海的發展真是日新月異,無論是從金融、經濟還是城市建設上,其速度、規模、水平很少有其他城市能夠望其項背。這跟城市的發展定位、國家政策傾斜、背靠長三角發展帶、良好的歷史積淀,以及在國民,尤其是年輕人的心中的吸引力是分不開的,
去年去上海,穿越大半個城市,一直走到崇明島,路經跨海大橋,城市高架整個城市的干凈、優美、現代化,都極難忘懷,形態各異的建筑,像有人形容的是凝固的音樂。今年有到過算是比較偏僻的嘉定,也是干凈漂亮,令人驚嘆啊,而且,嘉定的房價也不高!還喜歡的就是這個城市活力與歷史并存,雖然比起北京歷史短得很,但街巷里上世紀初遺跡的很多的,可以感受到一種滄桑的洋氣,
至于深圳,是改革開放的樣板,我以下只能猜著講了,是適應時局而興起的新城,在一開始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弄潮兒,深圳速度也成為了一個嶄新的名詞。聚集了各個行業的高新產業,但是,近年來的發展較之前有放緩的嫌疑,仍然有大批優秀的企業,可高企的房價也逼走了好多。再者,深圳的土地資源也有限吧!我曾看到要填海造地,代價太大,這點上比起上海來屬于劣勢吧!希望兩個城市未來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