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廣東 > 東莞市 > 蝴蝶的簡介,有關蝴蝶的資料

蝴蝶的簡介,有關蝴蝶的資料

來源:整理 時間:2022-10-18 10:07:11 編輯:東莞本地生活 手機版

本文目錄一覽

1,有關蝴蝶的資料

蝶類有群居的習性,由十幾萬乃至數十萬、數百萬只,繁衍生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谷中。在這樣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會有群蝶翩翩起舞,與繁花茂草相襯,構成美麗的天然圖畫。

有關蝴蝶的資料

2,蝴蝶的資料和圖片

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BA%FB%B5%FB%CD%BC%C6%AC%B4%F3%C8%AB2:蝴蝶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792.htm

蝴蝶的資料和圖片

3,普通蝴蝶的介紹

蝴蝶鱗翅目的錘角亞目,俗名蝴蝶。也作“胡蝶”。舊時以為蝶的總稱,今動物學以為蝶的一種。 蝴蝶的形態及生活習性:觸角端部加粗,翅寬大,停歇時翅豎立于背上。蝶類觸角為棒形,觸角端部各節粗壯,成棒錘狀。體和翅被扁平的鱗狀毛。腹部瘦長。蝶類白天活動。在鱗翅目158科中,蝶類有18科。蝶類成蟲取食花粉、花蜜;有的幼蟲為植食性,為害林木與莊稼。有的幼蟲吃蚜蟲,是益蟲。蝶類翅色絢麗多彩,人們往往作為觀賞昆蟲。

普通蝴蝶的介紹

4,蝴蝶簡介

蝴蝶蝶,通稱為“蝴蝶”,全世界大約有14000余種,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在世界其他地區除了南北極寒冷地帶以外,都有分布,在亞洲,臺灣也以蝴蝶品種繁多著名。蝴蝶一般色彩鮮艷,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這是和蛾類的主要區別,蛾的觸角形狀多樣)。最大的蝴蝶展翅可達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專門有人收集各種蝴蝶標本,在美洲“觀蝶”遷徙和“觀鳥”一樣,成為一種的活動,吸引許多人參加。有許多種類的蝴蝶是農業和果木的主要害蟲。

5,簡短介紹蝴蝶的特征用說明方法急

蝴蝶亦作“蝴蜨”。昆蟲名 蝴蝶圖片。翅膀闊大,顏色美麗。靜止時四翅豎于背部,腹瘦長,吸花蜜,種類繁多,也稱蛺蝶。唐韓偓《士林紀實》:“謝蝴蝶佳句云:狂隨柳絮有時見,飛入梨花無處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二·蛺蝶》:“蝶美於須,蛾美於眉,故又名蝴蝶,俗謂須為胡也。”明呂潛《上谷感懷》詩:“麒麟臥宿三川草,蝴蜨驚回八渡溝。”清孫枝蔚《上巳日登見山樓》詩之三:“蜜蜂與蝴蝶,爭向花圃出。”冰心《最后的安息》:“野花上的蝴蝶,栩栩的飛過她的頭上。
大紅紋鳳蝶【byasa polyeuctes termessus(fruhstorfer)】,鳳蝶科。 大紅紋鳳蝶是大型的鳳蝶,翅展約 6.5 ~ 9 公分,其雄雌斑紋顏色相近,但是雌蝶較大,其腹部是紅色的,后翅有白斑及紅斑紋,而且尾突上有紅紋。卵呈黃褐色,表面有突起,而幼蟲有褐黃色的肉質突起。雌蝶常把卵產在馬兜鈴類的葉背。 大紅紋鳳蝶一類以馬兜鈴為食樹的蝴蝶極具觀賞價值,因為其體內積聚著毒素「馬兜鈴酸」,鳥類等捕食性天敵對它們敬而遠之,這類蝴蝶飛行緩慢,舞姿十分優雅,一付有恃無恐的樣子,這類蝴蝶的顏色都十分鮮艷,是警戒色的好例子。 本種蝴蝶的斑紋和紅紋鳳蝶類似,最容易的辨別方法是大紅紋鳳蝶的后翅尾突內具有明顯的大型紅斑。

6,關于蝴蝶的資料

蝴蝶屬昆蟲類。翅膀闊大,顏色美麗,靜止時,翅膀豎立在背上。腹部較瘦。觸角呈現棒狀、鼓錘狀。蝴蝶包括晝伏夜出和夜伏晝出兩大類。前者身體強壯并長滿御寒茸毛,后者觸須光滑,端部像一根球棒;前者憑氣味尋找配偶,后者憑翅膀的顏色吸引雌蝶。 蝴蝶的幼蟲是毛蟲,大多數是害蟲。世界上最大的蝴蝶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亞歷山大鳥翼皇后,此蝶的翼距可達28厘米。蝴蝶也有遷徙的習慣,例如斑蝶,它是昆蟲中的旅行冠軍,每年秋季它們都要從美洲大陸北部飛到南部過冬。它們在飛過程中會有無數傷亡,到達目的地進行繁殖后不久便會死去。 在我國臺灣島最奇特的地方要數蝴蝶谷。其中,最特殊的黃蝶翠谷,是地球上惟一的生態系統型蝴蝶谷,而且是人工形成的。在臺灣南部,還有一個越冬型的紫蝶谷,每年冬天都會有紫斑蝶和淡型斑蝶來這里過冬。
蝴蝶 (butterfly) 昆蟲的一種。蝴蝶、蛾和弄蝶都被歸類為鱗翅目。現今世界上有數以千計的物種都歸在這類下。它們從白堊紀起隨著作為食物的顯花植物而演進,并為之授粉。它們是昆蟲演進中最后一類生物。 鱗翅目的錘角亞目,俗名蝴蝶。也作“胡蝶”。舊時以為蝶的總稱,今動物學以為蝶的一種。 蝶,通稱為“蝴蝶”,全世界大約有14000余種,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在世界橙尖粉蝶(anthocharis cardamines)其他地區除了南北極寒冷地帶以外,都有分布,在亞洲,臺灣也以蝴蝶品種繁多著名。蝴蝶一般色彩鮮艷,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這是和蛾類的主要區別,蛾的觸角形狀多樣)。最大的蝴蝶展翅可達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專門有人收集各種蝴蝶標本,在美洲“觀蝶”遷徙和“觀鳥”一樣,成為一種活動,吸引許多人參加。有許多種類的蝴蝶是農業和果木的主要害蟲。

7,蝴蝶的資料

蝴蝶的種類繁多,根據有關文獻顯示,全世界現已記錄的蝴蝶達一萬四千多種。為了方便人們的分類記憶,昆蟲學家依據它們的形態結構、進化發展及血緣關系等條件,把種類繁多的蝴蝶分為十六科,每一科下又分為若干個屬。 在這十六科當中,有四科僅分布于南美洲,因此在我國只有十二科。廣東省地處亞熱帶,而且本省的山地海拔并不高,全省最高的山峰“石坑硿”其海拔高度也僅有1902米。因而,那些適應高海拔及低溫生活的絹蝶科蝴蝶本省也不產,所以本省只有十一科蝴蝶。 這里分別列出這十一科蝴蝶的主要分類特征,供各位蝴蝶愛好者參考。 注:各科翅脈圖均摘自周堯的《中國蝴蝶分類與鑒定》 鳳蝶科 Papilionidae 本科蝴蝶屬中型至大型的美麗蝶種。常以黑、黃、白色為基調,飾有紅、藍、綠、黃等色彩的斑紋,部分種類更具有燦爛耀目的藍、綠、黃等色的金屬光澤。 多數鳳蝶成蟲下唇須退化(喙鳳蝶屬例外);觸角端部逐漸加粗。前足脛節內側具有大形中刺,端部具有對稱的爪1對。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兩翅中室均為閉式。前翅R脈5分支,R4與R5共柄;M1與R脈不共柄;大多數種類具有基橫脈(cu-a),A脈有2條(2A及3A)。后翅肩區具鉤狀肩橫脈(h);外緣呈波紋狀;內緣收縮,靜止時側面明顯露出腹部,A脈只有1條(2A);多數種類M3脈延伸為尾突,部分種類有2條以上尾突或者無尾突。 粉蝶科 Pieridae 本科蝴蝶屬小型至中型的蝶種。常以白、黃色為基調,飾有黑、紅、黃等色彩的斑紋,多數種類的翅膀表面如被粉狀。 粉蝶科成蟲的前足端部兩爪間具有一個中墊(吸盤),因此它們能夠停留在豎立的玻璃等光滑的垂直物體表面。 前后翅近似隋圓形;兩翅中室均為閉式。前翅R脈3至5分支,多數種類前翅的R2與R3常合并,部分種類的R4與R5也有合并;M1與R脈共柄;A脈只有1條(2A)。后翅具有肩橫脈(h);兩翅外緣較鈍圓;靜止時側面看不見腹部,后翅內緣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斑蝶科 Danaidae 本科蝴蝶屬中型至大型的美麗蝶種。常以黑、白色為基調,飾有紅、白、黑、青藍等色彩的斑紋,部分種類更具有燦爛耀目的紫藍色金屬光澤。 斑蝶成蟲觸角端部逐漸加粗,但不明顯;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前足為一跗節,雌性4至5跗節,爪全退化;胸部側面常具有多數白斑;雄性腹部末端有可伸縮的長毛撮。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兩翅中室均為閉式。前翅R脈5分支,R3至R5共柄;M1與R脈共短柄;前翅 A脈基部呈分叉狀 (3A并入2A)。 后翅圓三角形,肩區具短小肩橫脈(h);A脈有2條(2A及3A);部分種類的雄蝶有香鱗斑或突出的香鱗囊。 環蝶科 Amathusiidae 本科蝴蝶多屬中型至大型的蝶種。常以灰褐、黃褐色為基調,飾有黑、白色彩的斑紋。 環蝶成蟲觸角較短,末端部分逐漸加粗,但不明顯;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為一跗節,雌性4至5跗節,爪全退化。 兩翅面積較大,蟲體較小;前翅近似三角形;中室為閉式,后角向外突出;前翅R脈4至5分支,R2至R5共長柄;M1與 R脈不共柄;A脈只有1條(2A)。后翅近圓形;中室為開式;肩區具肩橫脈 (h);內緣臀區很發達,A脈有2條(2A及3A),兩翅反面近亞外緣常具多數環狀斑紋。 眼蝶科 Satyridae 本科蝴蝶多屬小型至中型的蝶種。常以灰褐、黑褐色為基調,飾有黑、白色彩的斑紋。 眼蝶成蟲觸角端部逐漸加粗,但不明顯;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只有一跗節,雌性4至5跗節,爪全退化。 前翅呈圓三角形;中室為閉式;前翅Sc脈基部常膨大,部分種類的Cu脈及 A脈的基部也有膨大;R脈5分支,R3至R5共柄;M1與R脈不共柄;A脈只有1條(2A)。后翅近圓形;中室為閉式;肩區具較發達的肩橫脈(h);內緣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 (2A及3A),兩翅反面近亞外緣常具多數眼狀的環形斑紋。 蛺蝶科 Nymphalidae 本科蝴蝶種類較多,屬小型至中型的蝶種,少數為大型種。色彩豐富,形態各異。 蛺蝶科成蟲的下唇須特別粗壯;觸角端部明顯加粗;部分種類的中胸特別粗壯發達;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為一跗節,雌性4至5跗節,爪全退化。 本科蝴蝶的翅形豐富多變,屬間的差別較大。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為開式或閉式;R脈5分支,R2至R5共柄;M1與R脈不共柄;A脈只有1條(2A)。后翅近圓形或近三角形;部分種類邊緣呈鋸齒狀;中室開式或閉式;肩區具有較發達的肩橫脈(h); 內緣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珍蝶科 Acraeidae 本科從蛺蝶科分出,成蟲近似斑蝶科種類,因此又稱班蛺蝶科。成蟲屬中小型蝶種。呈褐色或紅色,飾有黑、白色彩的斑紋。 珍蝶成蟲觸角端部逐漸加粗,但不明顯;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只有一跗節,雌性5跗節,爪全退化,中后足的爪不對稱;雌性交尾后,腹部末端有三角形的臀套。 成蟲前翅呈窄長卵圓形,明顯長于后翅;中室為閉式;R脈5分支,R2至R5共柄;M1與R脈不共柄;A脈只有1條(2A)。后翅近卵圓形;中室為閉式;肩區具肩橫脈(h);M1與Rs共短柄;內緣臀區的A脈有2條(2A及3A)。 喙蝶科 L腸弗斑煌職號辦銅暴擴ibytheidae 本科蝴蝶的種類較少,全世界只有十種。屬中小型的蝶種,是至今發現在地球出現最早的蝶種。 喙蝶科成蟲的下唇須特別長,達頭長的兩倍以上;雄性前足退化,收縮不用,端部為一跗節,爪全退化;雌性的前足正常。 前翅呈三角形;中室端部為弱的橫脈封閉;R脈5分支,R3至R5共柄,M1與 R脈不共柄,M2脈明顯突出,超過頂角;A脈基部有分叉 (3A并入2A)。后翅呈多邊形;中室端部為弱橫脈封閉;肩區具肩橫脈(h);內緣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蜆蝶科 Riodinidae 本科蝴蝶屬小型蝶種。以紅、褐、黑色為主,飾有白色斑紋,且兩翅正反面的顏色及斑紋對應相似。 蜆蝶科成蟲的觸角具多數白環;雄性前足退化,收縮不用,端部為一跗節,爪全退化;雌性前足正常。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為閉式;R脈5分支,R3至R5共柄;M1與R脈共柄;A脈基部有分叉 (3A并入2A)。后翅近卵圓形形;中室為閉式;肩區具較發達的肩橫脈(h);內緣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 (2A及3A)。 灰蝶科 Lycaenidae 本科蝴蝶屬小型蝶種。翅正面以灰、褐、黑等色為主,部分種類兩翅表面具有燦爛耀目的紫、藍、綠等色的金屬光澤,且兩翅正反面的顏色及斑紋截然不同,反面的顏色豐富多采,斑紋變化也很多樣。 灰蝶科成蟲的觸角具多數白環;前足退化,但仍能用于步行,雄性前足多為一跗節,一爪,極少分節;雌性前足為2至5跗節。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為閉式或開式;R脈3至4分支,R4至R5共柄;M1與R脈共柄;A脈基部有或無分叉(3A并入2A或無),。后翅近卵圓形形;中室為閉式或開式;肩區無肩橫脈;內緣的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弄蝶科 Hesperiidae 本科蝴蝶種類較多。成蟲屬于小型蝶種,是蝶類中形態及生活習性最特殊的種類。 弄蝶科成蟲的觸角端部呈尖鉤狀;雌雄成蟲的前足均正常。 成蟲前翅呈窄長三角形;中室開式或閉式;R脈5分支,各支均直接自中室平行伸出;A脈有2條(2A及3A)。后翅多呈三角形;中室開式或閉式;M脈2至3條;肩區具肩橫脈(h);內緣臀區發達,A脈有2條 (2A及3A)。 約有600種,臺灣產約32種。 此科最具觀賞價值,中大體型, 色彩鮮麗,大部份有尾狀突起。 約有3500種,臺灣產約73種。 其外型極具差異。 主食為動物尸液、樹液、動物排泄等很少吸花蜜。 約有1000種,臺灣產約33種。 一般為中型,以白、黃或澄色為主, 飛行時一副很纖弱的樣子。 約有5500種,臺灣產約100種。 體型非常小,但都很漂亮, 其習性、食性非常復雜。 約有450種,臺灣產約18種。 本科全身和翅上有漂亮的斑點, 是一種警戒色,具有遏阻作用。 約有2500種,臺灣產約41種。 成蟲翅上有眼狀紋,喜歡昏暗的環境, 吸食腐爛的果實、樹液或尸液。 約有3000種,臺灣產約56種。 此類最不像蝴蝶,體型短小肥胖, 飛翔快速,停留時的姿態也與一般蝴蝶不同。 中低海拔常見,臺灣產約1種。 幼蟲以竹子為寄主,公母蝶的紋路差異較小 體型碩大,飛行緩慢,不易與其它蝶種搞混。 山區較容易見到,臺灣產約1種。 幼蟲以沙楠子樹及樸樹為寄主, 又稱天狗蝶,公母蝶相近,不易分辨。
蝴蝶世界 會飛的花朵——蝴蝶 蝴蝶來了,給世界帶來了繁華似錦的春光,帶來了瓜果累累的秋色。它們展開了美麗的翅膀……天使般自由地飛翔。不論是誰,只要他們有一顆善良的心,就會欣賞蝴蝶艷麗的姿態而深深地愛上他們。 畫家可以從蝴蝶美麗的身姿獲得藝術的啟發。 詩人可以從蝴蝶優雅的神態找到他們創作的靈感。 哲學家可以從蝴蝶活躍的情趣悟出生活的哲理。 科學家可以從蝴蝶奇特的習性得到研究的題材。 那么,我們,從美麗的蝴蝶身上得到了什么呢?下面,我們來了解蝴蝶吧! 一. 蝴蝶從那里來? 蝴蝶與人類都是動物界的成員,都是從最低等的單細胞的原生動物進化來的。蝴蝶在2500萬年前已經出現,人來的歷史則只有300萬年。蝴蝶隸屬于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錘角亞目。 二. 蝴蝶與蛾的區別 蝴蝶與蛾同屬鱗翅目,全世界約有17萬余種,蛾為異角亞目,蝶為錘角亞目。 區別特征 蝶類 蛾類 觸角形狀 頂端膨大,錘狀或棒狀 頂端細,線狀或羽毛狀 翅 形 相對寬大 大多較狹小 腹 部 相對瘦小 相對肥大、粗短 前后翅聯絡 無連接器 有連接器“翅韁” 靜止時狀態 四翅豎立背上 四翅平放或呈屋脊狀 活動時間 白 天 多在晚上 三. 蝴蝶雖小,五臟俱全 蝴蝶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一對復眼和一個口器;胸部有三對足和兩對翅膀;腹部有中腸、嗉囊、腹神經節、直腸、肛門等。 四.蝴蝶的一生 “蝴蝶,爾曾為蛆蟲”,這是希臘哲學家的名言。是說哪怕是蓋世英雄或是絕代佳人也有他(她)們頑皮的童年。蝴蝶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4個時期的變化,為完成變態昆蟲。 卵:呈球形或半圓形,也有呈橢圓形或扁平形的,卵是一個細胞,經過復雜的胚胎發育變成昆蟲,咬破卵殼,孵化出來。 幼蟲:是毛蟲式,取食植物,大體像蠶,是蝴蝶的取食生長時期,幼蟲在取食長大的過程中,常脫去舊皮,重新形成新的麥皮,脫皮使幼蟲分齡,通常4~5齡,最后脫皮化蛹。 蛹:蛹猶如嬰兒在襁褓中,大致具備成蟲發外形。幼蟲發育至成熟,便停止取食,選擇適當場所化蛹,化蛹方式因種類不同而不同。如弄蝶和絹蝶常化蛹在枯葉、細石綴成的繭中,稱繭蛹;鳳蝶和粉蝶將自己末端粘在植物上,腰部再纏一道絲,使蛹體直立或斜立,稱為縊蛹;眼蝶和蛺蝶常用臀棘和絲墊把身體倒掛起來,稱為懸蛹。蛹雖不食不動,但身體內部進行著徹底地改進,把幼蟲器官改造為成蟲器官。改造完畢,脫皮羽化為成蟲。 成蟲:成蟲是蝴蝶發育的最階段,剛羽化的蝴蝶,翅膀柔軟,再經過一段時間,翅膜和鱗片干燥,即展翅飛向天空,開始了多彩多姿的生活,不久進行交配、產卵,進行下一個生命周期的循環。 五.蝴蝶,是敵?是友? 蝴蝶與人類的關系,到底是有害還是有益的呢? 1. 蝴蝶在幼蟲期是害蟲,因為它啃食植物;在成蟲期是益蟲,因為它通過飛行給植物傳授花粉。 2. 其實給人類造成物質損害的種類并不多,如危害水稻的稻弄蝶、稻眉眼蝶,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卷心菜)的菜粉蝶,危害柑橘的玉帶鳳蝶和柑橘鳳蝶,加害樟樹的樟鳳蝶,加害鐵刀木的遷粉蝶。 絕大多數蝴蝶都是有益的,如為植物傳播花粉,維持生態平衡,美化了大自然。如果地球上沒有了蝴蝶與蜂,也就沒有了艷麗的花朵,大地也就黯然失色。此外還有專吃蚜蟲的蚜灰蝶,還有其他可供藥用或食用的種類…… 六.蝴蝶奇妙的翅膀 蝴蝶與蛾有一樣東西是其他昆蟲所沒有的——翅膀上的鱗片,數以千計的微小鱗片精致地在翅膀上排列,并給翅膀以顏色。翅膀所具有的顏色符號信息有助于嚇住敵人或吸引配偶,當遇到危險時,翅膀閃耀出亮麗的色彩以驚嚇捕食者。蝴蝶翅膀顏色的來源有:①色素色也叫化學色;②結構學也叫物理學。 七.蝴蝶色彩的利用 蝴蝶色彩美麗,早已為人們欣賞,并廣泛用作繪畫及刺繡的題材。近代美術工作者注意到色彩的自然配合非常協調,乃利用光譜分析,找出其色彩對比的規律,作為紡織、服裝設計的參考。采用蝴蝶鱗片的閃光原理,來制造閃光的服裝。 還有以制作標本破碎的蝶翅作為原料,利用其不同顏色或圖案,組成中國畫或國畫,成為蝴蝶工藝中的精品。 八.蝴蝶的防衛本領 蝴蝶的一生,會遭到燕、雀、蜘蛛、螳螂、蛙、蜻蜓等捕食性天敵的襲擊;此外還有寄生性天敵,如寄生蠅、寄生蜂和寄生菌等,為了逃避捕食性天敵,蝴蝶的幼蟲或成蟲有保護色或擬態,模擬成植物的枝、葉或其它有毒蝴蝶的樣子。擬態中著名的實例,當屬枯葉蝶,當它休息時,翅的反面宛如一片枯葉,這張枯葉,葉尖、葉柄、葉脈清晰可見,混雜在枯葉堆中,極難發現。也有以蛇眼狀的斑紋或特殊的臭角臭味以恐嚇敵人。還有某些灰蝶的幼蟲和蚜蟲和螞蟻有“共棲關系”,螞蟻舔食蝴蝶幼蟲身上的分泌物并負責保護它們,驅逐寄生蜂,冬天把蝴蝶幼蟲搬入蟻巢保護起來。 九.蝴蝶傳說故事 1.周莊夢蝶的故事 2.焊憑夫人裙帶化蝶 3.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4.蝴蝶泉邊蝴蝶會 5.蝴蝶神女塵緣 6.唐明皇放蝶 7.穆宗網蝶 8.放蝶的懲罰 十.圖畫中的蝴蝶 畫蝶最早記載是《誠齋雜志》:“滕王諶然,善畫蝴蝶”。北京故宮保存完腸弗斑煌職號辦銅暴擴好的是“宋人畫冊”,其中共有四副蝴蝶,以“晴春蝶戲圖”最為著名,另三副是“青楓巨蝶”、“菊叢飛蝶”、“海棠蛺蝶”,近代齊白石、黃賓虹等作品,多為寫意之作,然卻很生動。 十一.世界上最早的蝴蝶郵票是沙越1950年1月3日發行。郵票是紅頸鳥翼蝶(翠葉鳳蝶)。
文章TAG:蝴蝶的簡介蝴蝶簡介有關

最近更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津县| 新余市| 连云港市| 南充市| 古丈县| 鸡西市| 仙居县| 平邑县| 同江市| 富川| 大厂| 大姚县| 衡山县| 金山区| 伊通| 鹿泉市| 长寿区| 仙游县| 和硕县| 溆浦县| 孝感市| 华坪县| 和龙市| 封丘县| 嘉义县| 正定县| 深水埗区| 逊克县| 荆门市| 南通市| 和平县| 开远市| 汶川县| 遵义市| 永安市| 平罗县| 平果县| 黄石市| 武鸣县| 大庆市| 安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