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否喝的是此處的皇溝玉液。雖然它也算是個十足的舶來品,但至少在我眼里,法國梧桐是作為一種鄭州符號而存在的,劉邦對功名利祿該放棄的時候便果斷的放棄,對人生的追求卻從來沒有停息,這是這片古老土地日夜生長的堅韌品質,也是大漢雄風的真正意義,關于鄭州,我的第一印象不是燴面,而是法桐。
1、鄭州這個城市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關于鄭州,我的第一印象不是燴面,而是法桐。雖然它也算是個十足的舶來品,但至少在我眼里,法國梧桐是作為一種鄭州符號而存在的,在金水路,在人民路,在黃河路、緯一路、嵩山路、大學路,到處都有法國梧桐的身影。夏天的時候,傍晚和家人漫步在樹下,聽著樹葉婆娑,成了很多鄭州人的記憶,當然也有“痛苦”,每年春天,法桐飄絮瞇人眼,也讓很多人苦不堪言,一旦有風吹過,地上的絨毛就會被卷起來,天空中也下起了“絨毛雨”,也讓很多人避之不及。
2、你印象最深的河南景點是哪個?
謝謝邀請,去過河南很多的名勝古跡,唯獨對河南省永城市的漢高祖劉邦起義的地方記憶最深。因為劉邦開辟了大漢的紀元,又因為這里象“巷子的老酒”香醇隱藏于世,這個開辟帝業的起點,位于河南省永城市的北端,與安徽省的碭山連成一體,沃壤千里,在豫蘇魯皖四省交界的江淮平原上形成了突兀的崛起,自古就有“芒碭北峙,澮水南環,東接淮徐,西連梁宋,閉關則兩河鎖鑰,設險則西楚咽喉,雖偏邑之輿圖,實豫東之門戶”的說法,給這個地域帶來了風調雨順的傳說。
這是一片充滿歷史驕傲的古老土地,歷史的厚重程度足以比肩5000年文明史的厚重,這更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熱土,處處有百花綻放的理由。據考古發掘證實,這塊地域就有原始社會晚期人類聚落10余處,隋大業六年(公元610年)永城置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設郡置縣歷史,讓這方山水愈發厚重神圣。我試圖去考證遠古時期這片真實的土地,卻無法一一撥開跌宕起伏的歷史脈絡,無論是秦漢、唐宋,還是明清,當歷史的腳步重重地踏在這片古老的土壤上,一切都令人充滿著癡迷和好奇,
兩年前的盛夏,隨老同學驅車市區北行,直赴山區,探尋芒山獨特的漢韻楚風,車離市30分鐘有余,便抵芒山外圍,但見青石嶙峋,柳翠花紅,松柏起伏,喬木流蘇,縷縷氣息升騰不斷,裊裊炊煙山澗纏繞不散,遠望座座山頂,亭榭樓臺,廊道檐飛,八里楚歌,十里漢賦,猶如仙境一般。更有漢代開國帝王劉邦的巨型雕像聳立于主峰之巔,環視八荒,縱橫四野,氣宇軒昂,仗劍天地之間,拂袖宇宙之中,凌空半壁天域,氣吞山河,
余自跟隨好友拾階而上,攀低峰兩三,至主峰,視野頓闊,忽覺長風浩蕩,松濤席卷,間雜鼓樂之音,檐鈴搖曳之韻,心胸滌蕩如野。臺階終結之處,主峰之尖,高祖面南背北,叱咤風云,霸氣王氣皇氣四溢,氣貫長虹,迫天地萬物,山巒叢林之中,高祖最高;流云高天之際,高祖偉岸卓絕。站在劉邦當年斬蛇起義的這片土地,我總是想象一個沛縣的小小亭長,面對富麗堂皇的朝閣,他應該充滿美好的憧憬,
然而,現實似乎給他開了個玩笑,當他押送徒役欲去驪山,將近一千公里的行程,到芒碭山,才走了一百多公里,人卻跑了大半。無奈之下,劉邦索性放棄功名利祿,喝了個酩酊大醉,不知道是否喝的是此處的皇溝玉液?兩斤入腹,肝膽膨脹,率性的他隨讓大家散伙,各自逃命。然而上天有意,卻有十幾位膽大的沒走,死纏爛磨要跟著劉邦鬧革命,
于是,劉邦英霸之氣初顯,就帶著這些強人,“隱于芒、碭山澤間”。后拔劍斬蛇起義,經千般磨礪,擊敗項羽,一統天下,定都長安,史稱西漢,最終成了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帝王作古,千秋垂史,而這片土地因此變得厚重和莫測,充滿謎一樣的色彩,劉邦對功名利祿該放棄的時候便果斷的放棄,對人生的追求卻從來沒有停息,這是這片古老土地日夜生長的堅韌品質,也是大漢雄風的真正意義。
3、你覺得鄭州這個城市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