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樣具體到洛陽十年后,會不會發展十大都市,回答起來就叫人尷尬啦,因為在河南這個人口大省,省會鄭州發展的比洛陽更快,已經是國家九個特大中心城市。位于洛陽就不能更加有效地進行軍事行動,所以洛陽更適合保守的政治方針,北宋洛陽是西京,北宋王朝的太廟,祭天地壇,和宋陵都在洛陽,是與開封雙都并用。
1、古代長安和洛陽,哪個更適合做首都?
適不適合定都,主要是國家當時所處的政治環境和目的來決定的。長安就是偏向西部邊疆地區,東有崤函天險,南有武關、西有散關、北有蕭關,這樣的好處就可以很好地達到擴張的目的,比如說西漢時期有匈奴,唐朝時期有突厥,定都西安一方面可以穩固邊防,一方面可以達到擴張的目的。秦始皇從關中地區向東進行擴張,最后統一中國,
在國家統一之后,長安的地理優勢就再一次凸顯出來,占據關中,下有漢中,東邊可以從上黨地區直接虎視中原,對東方的藩國造成威懾。所以,長安更適合擴張性的政治方針,洛陽是在古代世界的正中心,位于中原腹地,好處就是交通便利。相比西安來說,可以更有效地對全國進行管理,但是,位于洛陽就不能更加有效地進行軍事行動,所以洛陽更適合保守的政治方針。
2、當年北宋如不選開封做都城,而選洛陽或長安會咋樣?
首先我認為歷史不能假設,歷史就是客觀的,其次關于歷史上都城的選址我們看看還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國古代夏商時期以河南為中心,到了西周以后基本上定都關中平原,直至北宋移都黃河沖擊平原的開封,再以后就分為兩路:向南,南宋臨安(杭州),向北:北京(元明清),至于為什么移都開封(東京)一定有它的歷史,地理因素,還望研究這方面的專家給予解答。
3、洛陽為九朝古都,除了首都之外,還有哪些朝代將洛陽作為陪都?
洛陽是中國建都最早時間最長朝代最多的古都,是官宣人民日報唯一認定的:河南洛陽十三朝古都,清乾隆帝御封:九朝古都洛陽。九為最多,不管是從清朝還是今天的官宣,都是依據二十四史做為唯一的標準制定出的,有人說:為什么洛陽又增加了幾個朝代?那是因為洛陽和西安都在國家考古斷代工程之列,洛陽經過半個多世紀又發掘出幾個朝代並對應文獻的記載,而西安還是在原有的六朝古都上按兵未動。
4、你認為洛陽十年之內會不會成為中國十大城市之一?
洛陽是曾經是中國九朝的古老都市,也是新中國一五規劃,建起來的重要工業基地,是個古老又新興的重要城市,照樣具體到洛陽十年后,會不會發展十大都市,回答起來就叫人尷尬啦,因為在河南這個人口大省,省會鄭州發展的比洛陽更快,已經是國家九個特大中心城市。洛陽悲催的是昔日的優勢已經不在,古老又年輕的省會鄭州已經快速崛起,
雙核效應也帶來虹吸效應,1 1不等于2,鄭州在河南已成為一家獨大。但仍不可否認的是,洛陽市除了鄭州,河南貢獻cdp最大的城市,有廣闊發展前景和潛力,但也要清醒的認識發展的局限。洛陽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但受制由于地域環境制約,處于秦嶺余脈地段,地域空間較狹小,不低于城市發展戰略,雖然可以跨黃河與濟源聯動,還可以依托三門峽義馬市,但這些都是傳統的資源城市。
5、長安那么偏,洛陽無險可守,為什么能成為古代王朝的首都?
如此提問題的一定是個大腦空空、雙眼無神的蠢貨!眾所周知,今天的中華民族是由渭水流域、伊洛平原上誕生崛起的華夏族一路發展演化而來,而這片富足廣袤的區域能成為古代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實在是得益于得天獨厚的“山川形勝”條件!是最理想的建都(國)之地!有答友從細微處把西安、洛陽山川平原的優勢利弊分析的已經非常透徹,就不再贅言,
其實從更大的范圍來分析,陜西山川地形之險固在全國也是難出其二的!一條咆哮奔涌的黃河虎(西)踞龍(東)盤、一座橫貫東西的秦嶺山脈分割南北,河西為狹長的走廊,是天然的天下雄關!而河東坐擁太行…只要結“秦晉之好”、再控據隴東與河洛,陜西就是天然的“獨立王國”!相比較而言,洛陽雖得群山拱衛,當秦隴之襟喉,趙魏之走集,故為四方必爭之地,戰略空間與轄域的自衛能力與陜西(西安)不可等量齊觀!華夏文明為什么會在這里崛起?西安為什么會成為全球聞名的古都,這就是原因!對此類腦殘式的提問,言及至此!有時間的話倒是樂意分享分享中國各省行政區劃形成及演進的歷史,因為每一個行省的形成都有一個“前世今生”的悠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