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之說。都是以陰歷計,上元節正月十五,是大家最熟悉的元宵節,又傳說為玉皇大帝的生日,中元節是七月十五,又稱鬼節,這是道教的說法,佛教則稱孟蘭盆會,古代此三節是十分隆重的祭祀節日,分別祭祀天官,地官,水官,中元節這一天據說鬼門大開,從閆羅到小鬼都到人間來過節,所以這一天忌諱很多,晚上早些回家,不要靠墻站立,不要勾肩搭背,以免滅掉肩上的生命之火等等。
1、中元節你們那里過嗎?怎么過?
中國有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之說。都是以陰歷計,上元節正月十五,是大家最熟悉的元宵節,又傳說為玉皇大帝的生日,中元節是七月十五,又稱鬼節,這是道教的說法,佛教則稱孟蘭盆會:下元節則為十月十五。古代此三節是十分隆重的祭祀節日,分別祭祀天官,地官,水官,中元節這一天據說鬼門大開,從閆羅到小鬼都到人間來過節,所以這一天忌諱很多,晚上早些回家,不要靠墻站立,不要勾肩搭背,以免滅掉肩上的生命之火等等。
2、老人去世,頭一年的鬼節怎么過?
鄂東這邊管鬼節叫“中元大會”或“薦包袱”,主要內容是祭拜逝去的先人和鬼神,流程上,首先是買好冥幣裝進紙袋里,然后在紙袋封面寫上先人的尊稱和姓名,結尾加上“中元大會薦袱上”幾個字樣,紙袋背面還要寫上“封”字。祭祀時,先擺好一桌酒菜“叫飯”,吃完后,就找個空曠的地方,擺好包好的“包袱”,底下墊上些稻草,燒香放炮叩首后,點燃稻草焚燒“包袱”。
3、廣西的七月十四,俗稱為“鬼節”,大家會怎么過這個節日?
每年的農歷七月十四這天,是廣西傳統習俗的“鬼節”,廣西地方,在農歷七月十四當天,幾乎家家都會宰殺鴨子,并且烹制出各種各樣的鴨子美食,以示習俗節日的隆重。同時,在家里也都會擺下烹制好的鴨子、香案等來祭拜自家逝去的親人;在晚上,有部分家庭的婦女老少還會來到野外路邊進行燒香燭、燒紙錢、放鞭炮、撒潑米飯等儀式的祭祀活動,
廣西地方傳統七月十四“鬼節”的祭祀活動由來,多是與地方的民間傳說有關。這里有民間傳說,傳說中,在農歷七月十四這天,“地府”都會放假,“鬼差”都不上班,所以所有的“鬼魂”就可以來到人間進行自由活動游蕩,因此,在這天的晚上,人們會在野外路邊進行一些燒香燭、燒紙錢、撒潑米飯等形式來祭祀一些“孤魂野鬼”,其目的是為了給這些“孤魂野鬼”送去香燭、錢財與飯食。
當地人認為,這樣的野外路邊祭祀就可以送走那些纏身的“孤魂野鬼”,達到給正在病痛的家人予以驅邪避災目的,希望正在病痛的家人能夠盡早康復,廣西地方,在農歷七月十四“鬼節”這天,家家宰殺鴨子祭祀的習俗,據說這個傳統習俗來自于當地的另一民間傳說。傳說中,在這天宰殺鴨子祭拜,就可以利用鴨子來幫助逝去的親人能夠順利渡過“地府的忘川河”,好讓逝去的親人能夠盡早去“投胎轉世”,以獲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