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前,當地人打井,就發現過兵馬俑。當初剛發現兵馬俑,陜西考古隊派了4個人去搞發掘,后來直到70年代,當地又是生產隊挖井,這次又發現了兵馬俑,在距離秦始皇陵1.2萬米的地方,陜西省臨潼縣晏寨公社下河大隊西楊生產隊的人在1974年3月,因為干旱在此尋找水源,打井。
1、洛陽哪里唐三彩比較好?
洛陽和其它地方唐三彩出土主要地點:洛陽唐三彩多集中于隋唐東都城的四郊,即城北邙山,城南關林和龍門,城西谷水一帶。在偃師、孟津、伊川等地的唐墓中也多有出土,從發掘資料的綜合研究得知,洛陽唐三彩出現在武則天至中宗時期(公元684—709年)的墓葬中,玄宗開元天寶初期以后的唐墓中很少見到。這個時期正當唐朝國力最強盛的時候,朝政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
全國發現唐三彩窯址:目前有三處唐三彩窯址:一、河南鞏義大小黃冶村窯。二、陜西銅川黃堡窯址,三、河北內丘邢窯窯址。河南唐三彩除鞏義以外,滎陽、寶豐、魯山、禹縣、密縣、濟源、溫縣、武陟、登封、等地均有燒造,目前學者認為鞏義最早,品種繁多。河南鞏義窯是唐代北方的主要窯場,燒制白瓷最為著名,距鞏義是約10公里處的大小黃冶村窯,在唐代是以燒造黃色釉為主的三彩明器。
洛陽仿唐三彩是南石村高水旺為主的一批人,原本只是復制唐三彩出售,后來發展到做舊仿制的唐三彩,目前已經形成一條唐三彩復制、仿制做舊的產業鏈。有旅游景點賣復制品,也有賣以仿制做舊的冒充唐三彩出土真品,從市場上看做舊的唐三彩贗品,作假作假的唐三彩水平參差不齊,絕大多數只是有型無神,即使水平高點的仿品,從細節之處還是可以分辨真假,畢竟假的真不了。
2、在兵馬俑被發現以前,當地人知道這東西的存在嗎?
先說個笑話,當初剛發現兵馬俑,陜西考古隊派了4個人去搞發掘!僅僅4個人!他們去的時候換洗衣服都沒帶幾件,想著是個小墓坑,過兩個禮拜搞完了,就回西安呢!結果,一年都沒探到兵馬俑坑的邊呢!其實在解放前,當地人打井,就發現過兵馬俑。但是,以前的人迷信嘛,叫這東西叫做“瓦神爺”,發現了,就打碎了,后來直到70年代,當地又是生產隊挖井,這次又發現了兵馬俑。
于是一群人鬧鬧哄哄,把這東西的碎片就吊了出來,正巧路過一個縣文化館的人,懂得這東西的價值。于是把碎片拿到縣里,自己先把這兩個兵馬俑拼接起來了,其實本來就是一堆碎片。有時候也不一定是農民打破的,據考證,大多是當年項羽的軍隊打破的,然后,又有個巧事。一個新華社記者來到了縣文化館,看到了這兩個大概拼起來的兵馬俑像,
于是寫了個內參。于是主管文物口的副總理李先念看到了,批給了國家文物局。國家文物局接到李副總理的批文,也是一臉懵,我們這些人(專業管文物的)都不知道這事,結果領導批示了,然后,國家文物局又打電話給陜西,陜西方面才知道,發現了兵馬俑這種東西。于是,就有了派4個考古人員去挖兵馬俑的故事,結果,挖出來的是6000多個兵馬俑!幾百米的俑坑!世界第八大奇跡!。
3、秦始皇陵是怎么被發現的?
郭沫若曾經對周恩來表示,想要發掘秦始皇陵墓,但是周恩來給他駁回了,并且肯定的說:“十年之內不要再提此事了,”因為郭沫若貿然發掘古代陵墓,造成很多損失,許多文物在遇到了空氣流動之后,眨眼間灰飛煙滅,一點痕跡都沒剩下。在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下,不發掘秦始皇陵墓是正確的決定,因為秦始皇陵對于我國來說,意義重大,這是我國第一位皇帝的陵墓,其中或許包含了無數的珍寶和文物,對我國歷史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歷時39年,到公元前208年建造完成,整體造型,模仿了當時的皇宮咸陽,堪稱是地下宮殿也不為過,這樣規模的一個皇陵,在中國歷史上稱最。秦始皇陵至今2000多年,也曾經歷多次災難,但是好在都有驚無險的挺了過來,雖然受到過破壞,但是整體上還是保持了一定的完整度,正因為秦始皇陵的偉大,所以郭沫若才那么想發掘,親眼目睹中國第一位始皇帝陵墓的威嚴,但是秦始皇陵是國家瑰寶,不可能因為他個人的私愿,就冒著極大風險發掘,這樣的做法顯然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