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建議餌料不要過多混合,除非是釣魚老手,對添加量掌握的非常熟練,建議將餌料(添加劑)混合數量控制在五種以內(調節餌料狀態的無味餌料除外)。現在市場上的餌料和添加劑味型多種多樣,很多人擔心多種餌料、味型混合后起沖突,如何配一款合適、效果佳的餌料呢。
1、釣鯽魚鯉魚通用的餌料怎么配?
要做到鯽魚鯉魚通殺并不難,但溫度不同用料也要有所區別。氣溫低于二十度時應偏重于腥味,老三樣就不錯,我釣鯽魚配比為藍鯽一份九一八腥版一份速攻半份調狀態,拉絲粉少許,釣鯽魚也偶爾碰到鯉魚,當然氣溫如果低于十度時我們的萬能釣餌蚯蚓和紅蟲就要登場了。我從來都是兩把酒米打窩,蚯蚓垂釣效果很不錯,曾經在去年立冬那天晚上兩個小時釣獲二三兩鯽魚八條,兩斤左右鯉魚兩條,一斤以下鯉魚兩條,
當前這個初夏,溫度上升很快,我們的釣餌也要隨之改變,老三樣還照樣可以上魚,但我覺得谷麥釣法更不錯。多年垂釣經驗,氣溫升高魚兒更喜歡本味餌料,也就是糧食的天然香味,入夏以來,我用老壇五谷雜糧打窩,用自己泡制的玉米小麥守釣,都收獲頗豐,夜釣連續三晚上都不空軍,這充分論證了氣溫對魚兒的影響是很大的,而絕非有哪種神餌可以四季通殺。
2、怎么配魚餌啊?
垂釣環節眾多,但相比釣點選擇、浮漂調釣、線組搭配,餌料的配置往往是釣魚人投擲時間、精力在最多的,其實并不難理解,餌料作為整個垂釣過程,直接與目標魚接觸的部分,魚是否接受或偏愛它,是魚能否上鉤的關鍵。那么如何配一款合適、效果佳的餌料呢?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法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1、一款餌料需要由哪幾部分組成2、魚餌配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地方一款餌料需要由哪幾部分組成通常一款餌料是由幾種餌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組合而成,主要有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及添加劑,每款餌料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不盡相同。
先說基礎餌,它在整個餌料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一般味型偏淡,有良好的可塑性,更多的起到營養物質提供的角色,魚的味覺感知時,能滿足魚的要求。其次是主攻餌,它的味型多樣,可腥香,可濃腥,可麥香,可酸臭,可香甜等等,整個餌料氣味的源頭主要是它,利用氣味分子在水體中的傳播、擴散,以吸引目標魚的注意,再者是狀態餌,以調整個餌料所表現出來的形態,是蓬松、比重小;還是緊實、比重大;也包括霧化大小、軟硬大小。
不同目標魚對餌料的要求不同,餌料狀態的調整即適應魚的要求,也起到過濾、篩選目標魚的作用,最后是添加劑,即促進魚攝食的微量物質,常用有氨基酸、果酸、麝香粉、藥酒等等。購買的商品餌料中絕大多數都是含有添加劑,當然配置時也可單獨添加劑,但用量不宜過多,且添加劑更多的是錦上添花的作用,目前的商品餌料,相當部分可單開,有的包含上述的所以成分;有的則有其中幾項,需要另外配置。
釣友實際使用時,一般將幾個品牌餌料搭配、組合,上述幾項基本全部需要,只是種類、比例上的差異,另外餌料搭配時的基礎餌料,也相應的調整為了某款商品餌。魚餌配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地方上文介紹了餌料配置中,所需餌料的種類,及分別起到的作用,如果認為是簡單的搭配、組合,顯然是不準確的,許多地方值得注意。1、餌料搭配的種類數量不宜過多通常一款常用的餌料,搭配、組合需要的餌料種類不超過6種,當然如果釣友對各種餌料味型、作用研究的透徹,能夠把控,也可多種使用,
注意是避免種類過多,造成最終成型餌料,味型混亂,沒有主次之分。像垂釣鯽魚,春節用腥香,夏季用麥香,大多是兩者味型搭配,如果味型過多,有可能導致目標魚對味型的排斥,反而吸引不到魚,這點尤其需要注意,比如筆者常用的一款餌料配方:藍鯽55% 九一八20% 野釣7號10% 天元大板鯽10 超誘5%,味型有層次感,對餌料的狀態調整也有足夠的把控。